第185章 荀家的罪人-第2/4页

加入书签
        荀彧不着声色地揉了揉发疼的大腿,眼角有些抽搐:从见面的第一眼,他就感觉出老董这人……不是处。

        不对,是不好处。

        至少,不是自己心目中那等殚精竭虑,一心为苍生社稷的贤臣。

        才第一次见面,就问熏什么香,还拍人家的大腿,你礼貌么?……咱俩的关系,有那么熟吗?

        最主要的是,你拍得咋那么熟练!

        “那文若对此事,可有何见解?”老董不管这些,眼中满是期待。

        荀彧犹豫了下,才从袖中掏出一摞竹简,道:“此乃在下观摩太尉政令举措,胡乱想出的一些感悟,恳请太尉过目。”

        老董当即伸手接过展开,神色不由渐渐凝重,眉头也开始微蹙。

        荀彧见状,心中不由又升起一丝期待:虽然,此人与自己心中的明主有些差距,至少所作所为与自己的理念相符。

        同时,这般仔细重视自己的策论,用心体悟,可见对自己的重视。

        终于,老董缓缓合上竹简,点头道:“写得很好、很专业。”

        荀彧便要开口,与之探讨。

        不料,随后老董又道:“就是有一点,文若似乎疏忽了。”

        “哪一点?”

        “老夫……”老董神色认真,道:“看不懂!”

        他是真看不懂。

        一来全是繁体字,不认识的要一个个猜;二来得从上往下、从右往走读,十分不符合前世的阅读习惯。

        三来汉代的遣词用句十分精简,多义字、通假字比比皆是。

        最最重要的是,这时代可没标点符号,一个断句不对,整句话意思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董卓虽然识字,但文学造诣显然不咋滴。而他哪怕大学毕业穿越过来,也弥补不了这点。

        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历史上的董卓。

        一向虚怀若谷、脾气很少的荀彧,这会儿忍不住面色泛红,双眼勾勾地看着那摞竹简。

        老董估摸着,他是想抢过来敲自己的脑袋。

        “文若莫恼嘛,老夫看不懂,不代表不理解其中意思。你我慢慢探讨,坐而论道,难道不是一桩美谈?”老董赶紧去哄,生怕把好感值败光了。

        荀彧深吸了两口气,才勉强露出一丝微笑:“太尉有何不懂,在下可一一解答。”

        “这里。”老董又展开竹简,指着一处道:“为户籍相伍、集小乡邑聚为县,还有什么商鞅、秦献公……”

        “此乃编户齐民之意。”荀彧无奈,道:“自秦献公、商鞅时起,便有编户齐民之说,至前汉时已成定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