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根据地选在什么地方?-第3/4页

加入书签
    这也是公孙昭哪怕上了通缉榜,也不怕家中老娘遇害,丁润则让他逃回家乡的原因,反正那里又不受大宋管辖,只要改名换姓,辽国不会专门盯上,宋这边也不至于派人追入蓟州。

    师师有些紧张:“大官人为什么问大娘是哪里人啊?”

    李彦道:“我准备在外州开樊楼的分店,如果严大娘是汴京人,那肯定是不愿去的,所以才想知道她是哪里人。”

    师师松了口气,高兴起来:“原来是这样,开分店么?大官人想做的事情,都是这般有趣!”

    樊楼最具价值的是它的招牌,正如章棠最初说的,如厚将行会十二家印书坊,就算是再出名的,普通老百姓也根本不知道,但提到樊楼,虽然还没有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许多州县里的百姓,确实都知道京师里的酒楼它排第一。

    李彦现在既然入主了这座天下第一楼,自然要将它的品牌价值利用起来:“分店元老级的人物,待遇自然不同,相当于管事一职,你回去跟严大娘说一说,她如果有意向的话,用熟不用生。”

    师师连连点头:“好!好!”

    聊完之后,两人一个看书,一个做题,书房内安静下来。

    直到夕阳西下,师师才有些恋恋不舍地起身,又往书囊里顺了几张卷子,行礼道:“大官人,我回去了。”

    李彦笑笑:“路上注意安全。”

    师师嗯了一声,开心地出了书房,来到后院翻墙而过,再骑上小毛驴,一路晃晃悠悠地往樊楼而去。

    李彦则趁着高求没回来之前,五指张开,一张手绘的大宋地图,从书架上飞起,悬浮在身前。

    看着大宋的二十三路地图,他陷入沉思。

    近些时日,李彦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造反的根据地选在哪里?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至少要经过几年的积累,才有向外发展的可能性,谁知道明尊教如此康慨,进度条瞬间往前拖了一截。

    现在有了财势,自然就考虑怎么将其转化为有效的地盘、部下和军队。

    选择其实不少,比如原剧情里的梁山和方腊的江南。

    这个世界的梁山,无疑是魔改版本的,比起历史上的梁山地势要好了太多,易守难攻,可惜格局不大。

    至于江南一地地方宗族盘根错节,较为适合方腊、吕师囊这种本地富户,举起造反大旗,外来者却难以扎根。

    古人的地域观念是很重的,排他性极强,有时候外来人再好,也没有一个本地户口和地道的乡音来的直接。

    所以李彦不准备将梁山或者江南一地,用来作为起义的大本营。

    但不做大本营,却不代表不能利用。

    比如江南的米粮,还有梁山的地利优势,完全放弃的话,实在可惜。

    他凝视着地图,意念一动,在梁山和江宁府的位置,各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

    如今距离原剧情还有十四年,梁山的寨主应该不是王伦,就不知现在的这个土匪窝,是怎样的状况,可以调查一番。

    然后目光彻底移向北面。

    先是落在北京大名府上。

    这个时代的北京和南京,与后世的两京不是同一个地方。

    从距离上面也能看出,从汴京向西,到洛阳,是三百五十里,往南,到应天府,是三百里,往北,到大名府,又是三百五十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