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最强重步兵的对决-第2/3页

加入书签
    “一,二、刺”士兵们喊着号子。

    向前走两步,忽然向前勐刺。

    一个方阵前面,齐刷刷的,十支长戟突然刺过来。

    民兵是紧密队形,肩并肩。突刺过来。

    汉军旗是比较松散些的,三个人面对对面是个人,十支长戟。他们也是第一次和杨凡的军队作战,顿时慌乱了起来。

    三个人挡不住十支长戟的刺杀。前面持盾牌的兵,纷纷被不同方向刺来的长戟刺倒。

    盾牌挡住了一两只长戟,挡不住三四只长戟。

    刚一交战,汉军旗的前面就被捅倒了一大片。

    长兵器比短兵器作战距离长,而且还是肩并肩的紧密队形,根本没有闪转腾挪的空间。

    民兵们的阵列密不透风,根本不看对面各种花样招式,就是一二刺,一二刺。

    民兵们练习刺杀,每次都是一个时辰,练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为止。他们刺得又狠又快,军官们说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稳!准!狠!才是王道。

    汉军旗后面的耥耙赶紧伸出来阻挡长戟。

    长戟有弯勾和斧头,尽管都是很扁的,但是横向有一定的宽度,耥耙能够卡住。

    但是,长戟被耥耙卡住后,直接往回拉,脱离接触。然后顺势从前面盾牌兵的后脖颈勾过去,直接把脑袋勾下来了。

    不大一会,几轮交锋后,前排的短兵器士兵,被杀殆尽。

    杨凡看到这里,心里已经明白了。

    建奴重步兵的这种阵型能大的大明士兵落花流水,那是因为大明士兵,疏于训练。没有严密的军阵。

    打仗时一窝蜂的冲上去,建奴的这种队形对付散漫的敌军时,长短兵器配合效果很好。

    不过遇到杨凡这种大方队,统一长兵器的长戟阵列,紧密队形就会吃大亏。

    十七年前,浑河之战时,石柱土司兵白杆兵就是结成紧密的长矛军阵,把八旗捅死了两三千人。

    李永芳眼看着,前面持短兵器的士兵全完了,他们的布面甲挡不住长戟的突刺,全都倒了下去。

    急忙下令,长兵器的士兵往前去,和敌人对刺。

    他这边除了耥耙、三股叉子外,长枪和长矛也很多。

    随着李永芳的下令,汉军旗长兵器的士兵纷纷挤到前面几排。用手里的长兵器和民兵们激烈的格斗。

    一时间,各种长杆兵器上下不停的格挡,挑开,互相攒刺。

    周遇吉骑在马上,看到第一线已经呈现胶着状态,拿起勺子吹了起来。

    随着哨子响,民兵们第二排的士兵行动了。他们把长戟杆子,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膀上,也加入了战斗。

    这是杨凡颁布的步兵操典的内容。

    战斗时,第一排向正前方刺。第二排把长戟放在第一排的肩膀上,然后向敌人阵线那边,右侧一个身位的敌人刺击。

    因为人都是右利手,眼睛、大脑都是右侧使用多,多以习惯从右向左看。而且人的右侧胳膊关节,都是从右侧向着左侧运动的。从左向右则范围下,且不方便,关节很快就到限制部位。

    所以从左侧写着刺击对面右侧一个身位的敌人,他在激烈的格斗中,根本不会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不能灵活应对。因为从右往左运动胳膊时左胳膊的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