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中西差异-第2/2页

加入书签
见唐寅已经了解了西方透视学的基本原理,严嵩便又向前进了一步,直接指出东、西方在绘画上所用技法的差异来:

“西洋画运用的,既是这种焦点透视,也就是中心透视法;

而我天朝所用的,则是散点透视,也叫等角透视法。

而这两种方法,也是各有优劣。”

“还请惟中兄赐教。”

唐寅这时早已见猎心喜,恐怕他就连一旁的皇帝都给忘了,只想着让严嵩为其解惑。

“简单来说,就是西洋画在描绘单一的场景时,能让比例更真实,画面更生动;

而我华夏古法,则不着重于一点,这就使得咱们能描绘出那帮弗朗机人无法想象的巨幅长卷来。”

严嵩之言,令一旁静听的朱宸濠都忍不住点起头来。

因为他想到了如《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这样气势恢宏的长卷。

而西方,就算是《最后的晚餐》那样的巨大画作,也只是描绘了一个场景而已。

唐寅虽然没有看过西方那些大师的绘画,可他对国画知之甚详。

更何况他不但创作过《百美图》那样的长卷,还曾临摹过《韩熙载夜宴图》。

因此若论对巨幅长卷的理解,这个时代只怕还真没几个人能胜过他。

当然,真要说起来,单提长卷的话,或许比唐寅强的也有。

那便是与他同被誉为院派三大家和明四家的仇英。

毕竟这位可是有一副《汉宫春晓图》传世的。

那乃是被称之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的长卷,也是中国十大名画长卷之一。

大明到了这个时间段,其实也挺奇特的。

因为代表明朝书画界最高成就的那几个人,也就是组成院派三大家和明四家的唐寅、仇英、周臣、文徵明和沈周,都生活在这同一时期。

若再加上一个书法大家严嵩,可以说明朝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这个时期已达到了顶峰。

第一百九十二章:中西差异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