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的就是他们哥几个。”慈禧说,“载勋载澜都是气性大的主儿,得理不饶人,我怕他们和洋人再打起来。”
李莲英心说您这是明知道那几个货不靠谱还要用,这能赖谁。
他也明白太后的难处,汉臣不可信,爱新觉罗家的人好歹能信得过。
正说着呢,载漪进来报丧了。
“太后,出事了,天津出大事了,兵变,把载勋载澜哥俩给扣了,说要送给洋人祭旗!”载漪拳头握紧,眼充血,愤然道:“奴才就知道,这帮汉人没一个忠心的,卖主求荣,天理不容。”
慈禧心里一惊,这两天老是不踏实,原来真出事了,她忙道:“端王莫急,坐下来慢慢说,小李子,传荣禄。”
天津兵变,朝廷束手无策,天下汉臣都不奉诏,就拿近在山东的袁世凯来说,太后那么疼他,关键时刻都掉链子,天津那帮将帅,宋庆老糊涂,聂士成心里有气,湖北兵更是九头鸟,指不定带着张之洞什么密令来的,偏偏朝廷拿他们一点招都没有,一纸圣旨就能摘顶戴,夺兵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大工夫,荣禄来到储秀宫,慈禧临危不乱,首先盘点手上能用的兵马,荣禄掰着手指头给她算,京城还有旗护军,神机营、健锐营、善扑营等五万人马,武卫军两万人,武卫后军一万余人。
“董福祥是个忠心的。”慈禧叹道。
董福祥是武卫后军的总统,这支二十二个营组成的军队又称为甘军,是从西北甘肃调来的部队,早年是造反的民间起义军,被招抚后参与平叛,战斗力极强。
荣禄也叹息,越是发达地区的汉臣越是不可靠,反而是西北落后地区来的将领忠心耿耿,甘军装备最落后,也没有德国教官,新式军装,穿的是长袍马褂,拿的是老式单发步枪,但就是能打敢杀,日本外交官就是甘军杀的,马粪也是他们填的。
现在天津诸军已经不能信任,京城里的旗绿营战斗力低下,武卫军也不行,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甘军了,慈禧下令给董福祥赏赐,给甘军调拨军火。
荣禄嗫嚅了一下,没敢说实话,进口军火都被湖北练勇搬走了,现在兵部仓库里只有老式的大抬杆了。
……
怡和洋行的客轮驶入了渤海湾,这艘英资轮船上除了一千二百名从上海登船的英军之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就是大清国的全权特使李鸿章。
本来李鸿章计划在上海盘桓到尘埃落定再北上,一则他担心太后举棋不定,朝令夕改,二则洋人的态度也很含糊,并不统一,三则谈判这种事情,属于出力不讨好,他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被日本刺客开枪击,脸上的子弹到现在没取出,又被国内外人唾骂,成了卖国贼,可换了任何人来,又能比自己做的更好么。
随着天津兵变的发生,李鸿章感到了危机,如果再不出马,恐怕事态会向不可预料的方向进展。
李鸿章七十岁了,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办了一辈子外交,自认为是大清外交洋务第一人,这个岁数本该怡儿弄孙,颐养天年,可寻常百姓的快乐怎么能抵得过手握权柄的满足,所以他哪怕累死在任上,也要为国效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莲英心说您这是明知道那几个货不靠谱还要用,这能赖谁。
他也明白太后的难处,汉臣不可信,爱新觉罗家的人好歹能信得过。
正说着呢,载漪进来报丧了。
“太后,出事了,天津出大事了,兵变,把载勋载澜哥俩给扣了,说要送给洋人祭旗!”载漪拳头握紧,眼充血,愤然道:“奴才就知道,这帮汉人没一个忠心的,卖主求荣,天理不容。”
慈禧心里一惊,这两天老是不踏实,原来真出事了,她忙道:“端王莫急,坐下来慢慢说,小李子,传荣禄。”
天津兵变,朝廷束手无策,天下汉臣都不奉诏,就拿近在山东的袁世凯来说,太后那么疼他,关键时刻都掉链子,天津那帮将帅,宋庆老糊涂,聂士成心里有气,湖北兵更是九头鸟,指不定带着张之洞什么密令来的,偏偏朝廷拿他们一点招都没有,一纸圣旨就能摘顶戴,夺兵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大工夫,荣禄来到储秀宫,慈禧临危不乱,首先盘点手上能用的兵马,荣禄掰着手指头给她算,京城还有旗护军,神机营、健锐营、善扑营等五万人马,武卫军两万人,武卫后军一万余人。
“董福祥是个忠心的。”慈禧叹道。
董福祥是武卫后军的总统,这支二十二个营组成的军队又称为甘军,是从西北甘肃调来的部队,早年是造反的民间起义军,被招抚后参与平叛,战斗力极强。
荣禄也叹息,越是发达地区的汉臣越是不可靠,反而是西北落后地区来的将领忠心耿耿,甘军装备最落后,也没有德国教官,新式军装,穿的是长袍马褂,拿的是老式单发步枪,但就是能打敢杀,日本外交官就是甘军杀的,马粪也是他们填的。
现在天津诸军已经不能信任,京城里的旗绿营战斗力低下,武卫军也不行,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甘军了,慈禧下令给董福祥赏赐,给甘军调拨军火。
荣禄嗫嚅了一下,没敢说实话,进口军火都被湖北练勇搬走了,现在兵部仓库里只有老式的大抬杆了。
……
怡和洋行的客轮驶入了渤海湾,这艘英资轮船上除了一千二百名从上海登船的英军之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就是大清国的全权特使李鸿章。
本来李鸿章计划在上海盘桓到尘埃落定再北上,一则他担心太后举棋不定,朝令夕改,二则洋人的态度也很含糊,并不统一,三则谈判这种事情,属于出力不讨好,他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被日本刺客开枪击,脸上的子弹到现在没取出,又被国内外人唾骂,成了卖国贼,可换了任何人来,又能比自己做的更好么。
随着天津兵变的发生,李鸿章感到了危机,如果再不出马,恐怕事态会向不可预料的方向进展。
李鸿章七十岁了,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办了一辈子外交,自认为是大清外交洋务第一人,这个岁数本该怡儿弄孙,颐养天年,可寻常百姓的快乐怎么能抵得过手握权柄的满足,所以他哪怕累死在任上,也要为国效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