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杀他如杀一条狗-第2/5页

加入书签
        穿过一片断壁残垣,在一处法租界硕果仅存的完整房子里,与英方的谈判正在进行,英国公使窦纳乐与大清总理大臣许景澄主谈,武昌副将刘骁担任翻译。

        双方都带着卫队以防万一,按照约定双方各带三十人的卫队,英方是十个白人携带李恩菲五连发弹仓步枪,穿的是标志性的红色军装,白色盔帽和十字交叉的白色皮质装具,另有二十名肤色黝黑的印度兵,穿的是卡其色军装,拿的是单发的亨利马蒂尼步枪。

        这很说明英国人兵力匮乏的严重性,事实上历史国联军组成里,英国人最终派出了一万陆军,两千海军陆战队,陆军大部分是殖民地部队,包括印度兵和华勇营,还有澳大利亚军团,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触手遍布全球,仅凭弹丸之地的英伦三岛,兵力不足殖民地凑,而且南非那边正在用兵,能用在直隶战场的上也就这些人了。

        目前,这些军队的大多数还在路上,甚至尚未出发,早早把英国人安排妥了,后续的军费开支也会减少许多。

        反观大清使节的卫队,同样是五花门,许景澄带了几个总理衙门的卫兵,戴着凉帽,穿着云头花样的号衣,腰间挂着佩刀,许大人更是大热天穿着严丝合缝的官袍,顶戴补服俱全,看起来像是世纪的人。

        翻译官的装扮不不洋,大背头,三绺长髯,带着二十几个短打士兵,一个个腰间挎着德国进口的毛瑟手枪,手里端着奇形怪状的速射手提轻机关枪,真打起来,窦纳乐带的兵三秒钟之内就全完蛋。

        当然大家都是带着诚意而来,没人想摆鸿门宴。

        窦纳乐开出一串条件,首先是战争赔款,具体数字要在核实之后给出,包括军费,人员抚恤金和惩罚性赔偿,其次是要求英国在北京的驻军权,划出一块地皮来作为使馆区,禁止清国人入内,等于是在北京开设一个小型的租界。

        第三是永久拆除大沽口炮台,允许英军在铁路沿线驻军保护。第四是剿灭义和团。第五是修改通商章程,更大限度的开放市场。第是惩办相关责任人。第七是大清皇帝公开道歉。

        许景澄看了直摇头,除了赔钱是可以答应的,其他的条款,简直是要人老命,他若是应允了,项上人头就保不住了。

        刘骁说:“上校,我记得仗还没打完,未分输赢,为什么要大清赔偿你们军费。”

        窦纳乐觉得这个问题匪夷所思,虽然现在仗还在打,但结局已定,没让你们割地已经很大度了,连钱都不想赔了,免谈。

        许景澄倒是个聪明人,紧跟着说:“抚恤金可以有,拳匪杀了洋人,烧了教堂,理应赔偿。”

        窦纳乐哼了一声,这个议题可以暂时搁置。

        第二项,关于划分使馆区和驻军,许景澄表示原则上不可以,但换别的名义能达成驻军的事实,比如军人不穿制服,或者以非军队的名义驻防,总之也不是不能谈。

        至于拆除大沽口炮台,铁路沿线驻军,许景澄就不敢松口了,列强向来以坚船利炮著称,拆了大沽口的炮台,从塘沽到北京铁路一天就到,这就等于在朝廷咽喉上搁了一把刀,随时可以割下去,想不想全看列强的心情,自然不能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