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历史天空下-第2/4页

加入书签
        五里外,隔着运河就是元军大队,同样没有扎营,只是临时布防,率领这支军队的是怯薛长玉昔帖木儿,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右手万户那颜博尔术的嫡孙,做过御史丞,武双全,是忽必烈最信赖的大将之一。

        玉昔帖木儿用南方走私来的千里镜眺望对岸,南军来的突兀,实属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南边海贸发达,用海船运兵偷袭大都并不算太离谱,他觉得不正常的是,这支宋军的打扮太奇怪,任何情报都不曾显示过有这样一支军队,以至于他并不能确认这就是宋朝的白龙军。

        这支军队人数不多,没有战马,旗帜稀少,穿的是和北方秋冬季融为一体的枯草黄色军装,如果天气不良,斥候不细心的话,很难在远处发现有军队行动。

        记忆宋军穿的是红色战袍,毡帽铁盔上都有红缨,旗帜也以红旗居多,而眼前几乎看不到红色,人对于陌生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恐惧之心,玉昔帖木儿也不例外。

        这一仗怕是不好打。

        还有一个因素是他对怯薛军的战斗力也有担忧,很久以前,怯薛确实是最厉害的军队,一个普通怯薛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而现在的怯薛实际上已经从所谓的大军,大汗的贴身卫队变成了大元朝的预备干部训练班,朝廷的重要官员基本上都出身于怯薛,世家勋贵豪族都想方设法把子弟送进怯薛,奔着当官目的来的,战斗力岂能高了。

        从硬件装备上来说,怯薛还是排在第一的,每个兵有三匹战马,远近射程的两张弓,三壶箭,一把佩刀或者页锤,一支长火枪,两支短火枪,头戴来自西域的尖顶洋葱盔,身披锁子甲,放眼天下,这也是最强武备了。

        即便如此,玉昔帖木儿也不敢和对面陌生的军队正面硬碰,蒙古人的老传统就是袭扰作战,遇到强敌,不正面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引诱敌人追击,等追击散乱疲惫,蒙古军就回马一击,遇到结阵防御的敌军,则从四面袭扰,射一箭就跑,让你不能休息,直到忍不住出击,蒙古军就会从侧翼发动致命攻击。

        总体来说,蒙古军并不是一支刚猛的重甲骑兵,而是狡黠顽强的游骑兵,利用超强的机动性和坚韧的耐力战胜对手,这是他们的传统和法宝。

        玉昔帖木儿将战术布置给几个千户,千户们各自领命去了。

        十里外的通惠河上,平底战船武甲号的甲板上拴着一个类似于风筝轱辘的东西,顺着绳子看上去,是一架小型侦察型气球。

        白龙军已经淘汰了不稳定的热气球,改用性能更高的流线型氢气球,战船拖着气球前进,空吊篮里的侦察兵穿着貂皮,戴着皮帽子和风镜,用高倍望远镜能观察到方圆上百里之内的敌情,气球和战船之间有一条电线连接,可以使用原始的磁石载波电话进行通讯。

        刘骁得知前方的地形地貌后,忽然感觉到,历史上英法联军大败僧格林沁骑兵的经典战例即将提前上演,这里就是里桥。

        前敌指挥是于锦,刘骁不能越俎代庖,只好在后面静待捷报。

        气球上敌军动向通过传令兵迅速送到前线。

        前方,于锦立于帅旗之下,对面是一支熟悉的军队,对方即将如何表演,他心知肚明,如果这是在大草原上,元军会驱使周边附庸的游牧民族来做炮灰,火力试探,消耗弹药,但这里是河北平原,周边都是种地的农民,且青壮年已经被签丁,所以元军只好亲自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