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战功显赫,不赏不足以正人心!”
朱祁钰更是提出了一个建议,进一步的拉拢郭登到朱祁钰的阵营中来。
“微臣恳请陛下,以伯爵酬谢郭登之功。同时萌荫郭登长子为官,使其了享受朝廷官职和俸禄。”
于谦掌管兵部,熟悉于行伍之事。
于谦也走了出来,他恭敬的向着朱祁钰进言。
“郭总兵自幼便聪颖出众。七岁时读书时过目成诵。十岁时便能做文章。长大后更是博闻强记、擅长议论。”
“他更是诗才咨肆。其诗或是沉雄浑厚,或委是婉生动。语言平易,而又含义隽永,且大都琅琅可诵。”
“论诗词造诣,其为明代武将之冠。”
“有此文武双全的儒将,实在是大明之幸!”
朱祁钰现在最在意的就是军方将领对他的拥戴,之前他对武将们就多有加官进爵。
而武将的代表杨洪、石亨,更是被封以侯爵。
朱祁钰脸上笑意更浓,他点头说到:“大同重镇不失,全靠郭登废寝忘食。如此战功卓著,朕又怎么会舍不得区区一个伯爵?”
说完后,朱祁钰更是当场颁布诏书。
同时也派出郕王府出身的亲信太监,前去大同对郭登升官进爵。
定襄伯,成了郭登的新荣誉。
如此恩宠信任,也是引得群臣侧目。
内阁首辅陈循心里暗想,只怕自己今后始终会被于谦压上一头。
至于内阁权威,估计会在兵部之下。
而前朝三位杨姓大学士,以内阁总揽朝政的盛况,只怕不会在朱祁钰当政的景泰朝再次上演了!
朱祁钰听从了于谦的建议,他封大同总兵郭登为定襄伯的建议,重臣之中无一人提出异见。
重臣们只是齐齐拜下,口中称颂:“陛下圣明!”
又商议了一会国事以后,朱祁钰才放了重臣回去。
众臣退去的时候,朱祁锐和于谦落在了最后面。
“朕弟、于尚书,你们留一下,朕这里还有事和你们说。”
朱祁钰下了宝座,走到了朱祁锐和于谦的身前。
“我其实知道,在这满朝文武之中,只有于尚书和三弟,是真心对我好的。”
朱祁钰没有用“朕”这个皇帝专用的称谓,而是用了“我”,他这是想刻意拉近距离。
于谦脸上的神色不变,他却只是微微一欠身。
“微臣非是效忠陛下,微臣效忠的,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一旁的朱祁锐一听,不由得诽谤起了于谦,真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家伙!
朱祁钰在听了于谦的话后,也是脸上神色一僵。
他原本的笑容,顿时就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朱祁钰停了片刻以后,这才直视着于谦的眼睛。
“于尚书,此刻的朕,便是这大明江山社稷之主!”
朱祁钰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就是大明的天子,忠于大明就是忠于他。
“说到江山社稷,那是列祖列宗一刀一枪打拼下来的,也是天下万民所依存的。”
“天下从来都不是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至于一个人,他也成不了天下。”
于谦的语速不快,里面却是带着平静。
朱祁锐看到于谦说出可能惹怒皇帝的话来,他出来和稀泥了。
“天子之重,对于百姓来说重如泰山!”
“一个圣明的君主,他治下的百姓日子大多不会太苦。一个残暴不仁的帝王,他底下的子民一定是水深火热。”
“所以,忠于天子就是忠于江山社稷,终忠于江山社稷就是忠于天子。”
朱祁锐这是在玩逻辑互换。
朱祁钰的嘴角微微向上扬起,他没有不开心,有的只是悠然。
“于谦就是于谦,三弟还是三弟。”
朱祁钰转过身去,缓步走到御座后。
然后他就从一叠文书之中,抽出了一封奏章,递给到于谦的手中。
“朕的于尚书,你不妨看下这份奏章。”
于谦闻言后,接过奏章就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于谦看着奏章,只觉得似曾相识。再仔细一想,他知道这份奏章的由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