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 天下雄关

加入书签


  朱祁钰看向于谦和陈循,对着他们发话。

  “你们一个掌管着兵部,一个掌管着户部。军队的这个难题,还是需要你们来帮着解决的。”

  于谦先站了出来。

  “因为事发突然,所以距离较远的军队估计一时半会无法回援。”

  “唯有河南、山东两地之军,可在下月中旬到达。”

  “其他诸入辽东、南直隶、湖广、巴蜀的军队,怕是只能在战后才能奔赴而来。”

  众人听了于谦这么一说,顿时都是心中一惊。

  朱祁钰更是火急火燎的问到:“你就说,在接下来的一战中,我京师可有多少军队?”

  “不足十万!”于谦说得很苦涩。

  吏部尚书王直满脸的诧异。

  “太宗时期,我大明有卫所士兵两百多万人。就算在土木堡折损了三十万,也还有两百万?”

  “怎么,两百万中只能筹齐不到十万?”

  王直的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于谦突然站了起来,向着众人拱手。

  “我大明卫所制度,实则是均田制的延续。士兵战时出征,平日务农。”

  “不过太祖以军籍羁绊兵将于地方,军户世代传承,不得经商、读书等其他谋生。”

  “然而自仁宣休养生息以来,人口倍增而土地不变。均田制,早已名存实亡。”

  “军士为将领奴役,且一年所得大多不能自留。”

  “近年来,卫所士兵战力下降,逃亡者众……”

  于谦的话,被朱祁锐给打断了。

  “于尚书之言,确实直指当下弊政。不过如今暂且不提,还是先谈瓦剌入寇为重。”

  朱祁锐其实知道于谦说得没错,只是他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现在还不到改革军制的时机。

  现在而今眼目下,只有先抗住瓦剌的这一波进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于其他,只有日后再说。

  于谦也知道,朱祁锐说的是正确的,所以他只得略过此节。

  “兵器甲胄方面,微臣已经派人把南京武库的存货,加紧沿大运河北上。”

  “与此同时,兵部已经派人前往土木堡附近,对之前大军溃败时候遗落的器械进行收集。”

  于谦又补充了一句。

  “目前已经运回火器上千,甲胄数百。”

  于谦这话,让大臣们不由得心里再次对土木堡一败,感到了惋惜。

  京师三大营的人数足足有三十万,军用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这才只是派了几批人去打扫了战场,就已经收集了这么多的军中器械。

  可想当时明军之败,是多么的不应该!

  朱祁钰对于谦的回答很是满意,不过他还是叮嘱了一番。

  “兵器甲胄的事情还需要再努力,毕竟大战已经近在咫尺。”

  于谦弯腰领命:“微臣谨遵圣旨!”

  ……

  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朱祁锐随同兵部侍郎项文曜,以及及陪祭的勋戚礼官,带着一百鲜衣怒马的卫士,一起出了京师北上。

  因为出发前的礼仪繁琐,再加上随行需要携带的祭祀用器又多。

  从接到任务后,足足过了两日,朱祁锐一行人这才抵达了居庸关下。

  新任的兵部郎中罗通,此刻正带着居庸关一众的大小文武官员,在关城下面迎接。

  “臣等,恭迎天子使节!”

  在看到了朱祁锐等人后,罗通带着属下拜了下去。

  朱祁锐以亲王之尊巡视,自然是值得罗通带着下属参拜的。

  “诸位卿家,免礼。”

  “如今大战在即,你们自己去忙自己的吧。”

  朱祁锐在勉励官员们之后,让他们下去尽心尽力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礼毕之后,朱祁锐在罗通的陪同下,前往关城巡视。

  看着关城上面铁画银钩“天下这一雄关”六个大字,朱祁锐不由得生出一种豪迈的感觉出来。

  登上关城,朱祁锐将居庸关的景色尽收眼底。

  雄关位于两山夹峙,下面有一条水量巨大的涧,从下望去,那就是悬崖峭壁,称为绝险。

  能通行的,仅仅是很狭小的侧道,道路宽度仅有两个车轮间的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