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媳妇,襄王朱瞻墡是朱瞻基的同母同父的弟弟。
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叔子,孙太后并不陌生。
仁宗驾崩的时候,还是太子的朱瞻基远在南京,一时无法返回京师。
他的胞弟襄王,受张太后之命秘密监国,等到了朱瞻基返回京师,然后才有了他的继承大统。
朱瞻基继位不久,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煦就效仿朱棣来了个第二回“靖难之役”。
朱瞻基在重臣夏元吉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又是这个襄王朱瞻墡受命监国。
听到胡濙用了襄王两次以藩王身份监国的典故,孙太后心中暗道不好!
本来孙太后以为胡濙用太子监国的典故,是给自己的所以朱见深一个机会。
那曾想转眼之间,胡濙又把话题给圆了回去!
孙太后本来以为自己枪占了先机,谁知道却是被胡濙给摆了一道!
虽然胡濙只是就事论事,虽然他没有明说。
不过在场的人都知道,胡濙就是赞同由皇帝朱祁镇的弟弟,也就是郕王朱祁钰来监国。
排在前两位的重臣都说明了自己的意见,接下来就该轮到第三号人物的陈循了。
内阁大学士、户部侍郎陈循,这个时候就好像没事人一样。
他是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
朱祁锐看出了陈循这是在明哲保身,他就是通过这样保持中立,来谁都不得罪。
这个时候还是兵部左侍郎的于谦,站了出来。
“启禀太后,其实监国到底是东宫太子,还是宗室藩王,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当初太子监国和藩王监国,都是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的。”
“太子可以理事,自然是太子监国。太子年幼,自然从宗室藩王中选择一名贤者出来。”
于谦这话,并不拘礼谁来监国。他看重的是由谁来监国,更为合适。
对于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朱祁锐可谓是心悦诚服。
于谦这话才是老成谋国之言,他效忠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江山社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叔子,孙太后并不陌生。
仁宗驾崩的时候,还是太子的朱瞻基远在南京,一时无法返回京师。
他的胞弟襄王,受张太后之命秘密监国,等到了朱瞻基返回京师,然后才有了他的继承大统。
朱瞻基继位不久,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煦就效仿朱棣来了个第二回“靖难之役”。
朱瞻基在重臣夏元吉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又是这个襄王朱瞻墡受命监国。
听到胡濙用了襄王两次以藩王身份监国的典故,孙太后心中暗道不好!
本来孙太后以为胡濙用太子监国的典故,是给自己的所以朱见深一个机会。
那曾想转眼之间,胡濙又把话题给圆了回去!
孙太后本来以为自己枪占了先机,谁知道却是被胡濙给摆了一道!
虽然胡濙只是就事论事,虽然他没有明说。
不过在场的人都知道,胡濙就是赞同由皇帝朱祁镇的弟弟,也就是郕王朱祁钰来监国。
排在前两位的重臣都说明了自己的意见,接下来就该轮到第三号人物的陈循了。
内阁大学士、户部侍郎陈循,这个时候就好像没事人一样。
他是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
朱祁锐看出了陈循这是在明哲保身,他就是通过这样保持中立,来谁都不得罪。
这个时候还是兵部左侍郎的于谦,站了出来。
“启禀太后,其实监国到底是东宫太子,还是宗室藩王,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当初太子监国和藩王监国,都是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的。”
“太子可以理事,自然是太子监国。太子年幼,自然从宗室藩王中选择一名贤者出来。”
于谦这话,并不拘礼谁来监国。他看重的是由谁来监国,更为合适。
对于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朱祁锐可谓是心悦诚服。
于谦这话才是老成谋国之言,他效忠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江山社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