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 没有可比性

加入书签


大哥此时在海东新区,派司机过来沪海高院,这一路需要好几个小时。

    午饭前是不可能赶过来了。

    英子让建庆和徐娟中午到家里去吃饭。

    现在的新家离法院依然很近,英子都是步行过来上班。

    下了班带着弟弟和弟媳往家走,建庆和徐娟肯定不能就这么空手过去的,毕竟这是第一次到大哥家里。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而且家里还有俩小狗,以及大哥他们的干妈。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那是必须要带礼物过去的。

    英子也不矫情,就在那里等着,任由他俩去买礼物。

    至于他俩花多花少,英子也没管。

    虽然两口子这两年日子过得艰难,在县城都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到了沪海这样的大都市,买礼物的话可能会花去一家三口几个月的生活费。

    但是英子刚才听到大哥电话里说的话了。

    大哥说他准备把建庆的经营方式规范一下,这样的话在今年下半年剩下的几个月里,他能纯收入几十万。

    到明年的话,就能纯收入几百万,也就是说,建庆的苦日子已经到头了。

    他们两口子很快就会变得很有钱。

    那么让未来的有钱人花钱买点礼物,这两口子也能心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过,事情肯定是这么个事,但是建庆两口子毕竟这两年日子过得太差。

    沪海的物价也确实太高,而且他俩觉得第一次到大哥家里去,要买就要买最好的。

    所以正如英子所预料的那样,俩人买礼物花去了他们一家三口几个月的生活费。

    虽然他俩知道这钱应该花,但是依然忍不住心疼的心都在滴血。

    两口子偷偷地交换意见:“如果咱们没挣到很多钱,坚决不能到沪海这样的大城市来住。

    光是人情世故咱们就负担不起。

    买一次礼物怎么就花这么多钱呢?”

    刚才临下班的时候,英子就已经给家里打过电话,告诉妈说建庆两口子来了,让妈多做几个菜。

    等到三个人回到家的时候,那些费时间的炖菜已经在锅里熟得差不多了。

    其他的一些青菜也已经整理好码在盘子里,只等他们到家以后就可以下锅了。

    两个小狗才四个月大,还没到淘人的时候,所以大仓妈和她的助手两个人看两个孩子,现在还是相当轻松的。

    建庆两口子一进大哥的家门,就有些惊呆了的感觉。

    他俩虽然是第一次来沪海,但是他们也来了好几天了,对于沪海的大致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知道沪海人的住房相当紧张。

    好多单位的职工家里好几口人,往往就是挤在两间,甚至一间房子里面。

    特别的局促。

    这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生活在县城的建庆两口子来说,对于大都市一般市民的居住条件从心理上感觉不适应。

    尤其是建庆他爹给他们结婚在商业街买的房子,那是一个二层的建筑。

    本来商业街建设的规划,下面一楼是店铺,做生意,上面二楼用来居住。

    因为建庆和徐娟都是上班的,所以他们把一楼做成了客厅和做饭的地方,上面二楼基本上就是用来居住。

    出来客厅就是熙来攘往的人行街道。

    本来嘛,这条商业街的规划初衷就是店铺的形式。

    只不过这年头即使你有钱,想在城里边买楼房的话,你有钱也买不到。

    因为城里边的楼房几乎全是公家房子,不对外出售。

    建庆结婚正好让他赶上了,城关镇搞了那条商业街,商业街的店铺对外出售。

    于是秉礼就买过来给儿子当住房了——反正当时商业街的房子不好卖,并没有硬性规定买过来一定要做生意。

    所以说建庆两口子住的房子还是相对宽敞的。

    来到沪海以后,见识到那些职工家庭一家好几口人挤在很狭小的房间里,家里连厕所都没有,让这两口子发自内心地排斥大城市的生活。

    甚至觉得大城市的人活得还不如农村人呢!

    你看看农村人居住得多么宽松啊,现在大多数农村人住的砖瓦房就不用说了,哪怕是以前的小土屋,一家子也有三间房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