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人才的真正意义-第4/5页

加入书签
        其实这次大会的目的,是要在这些老教师当中,精挑细选出一部分教学精英,返聘他们来给梁进仓的职业学校发光发热。

        梁老板个人出资,要办职业学校,县里的领导们肯定要来捧场。

        县长亲自主持会议。

        然后梁老板发言。

        梁老板发言的主题很鲜明,就是围绕“职业”二字展开。

        他首先阐明,自己办学校,目的不是为了赢利。

        但也绝对算不上公益事业。

        自己办这个职业学校,往大了说,是要查缺补漏地为国家培养职业人才。

        往小了说,是为自己接下来的事业培养人才。

        “为什么要说查缺补漏呢?”梁进仓说道:

        “是因为咱们学校接下来的招生对象,都是落榜生。

        现在咱们的高考制度,还是一考定终身。

        那么多的落榜生,真的就不是人才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书上对于人才的解释是:在某一方面有本事的人。

        大家注意这个,某一方面。

        也就是指的是各个方面。

        但是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偏狭地把人才理解为,考上大学的人。

        考上了,就是人才。

        落榜了,就不是人才。

        其实,考上大学,只能说明这个人在学习文化方面很有本事。

        也就是说,会成为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可是,很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比文化浅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吗?

        那是不一定的。

        同样,学习能力强的人,他的创造能力就一定强吗?

        这事不但是不一定,有时候往往还会在一个人身上呈反比例。

        学习能力强,却没有创造能力。

        就说考大学这事吧,不一定人人适合考大学。

        虽然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我们人类的特点注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学问。

        而且适合做学问的人,占比还很低。

        同理可得,我们做事,创业,为社会做贡献,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文化越高越好。

        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反而是文化越高,越干不好了,比方说书呆子往往动手能力很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