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结束后的这一个月时间里,长安城中随处可见放飞自我的年轻学子。他们或是呼朋唤友进出各大酒楼茶馆,或是偷偷摸摸出入风月场所。
只有少数心性坚定,又洁身自好的学子,依旧刻苦读书,在为来年的春闱做准备。
陆庭竹便是那少数之中的翘楚。
白日里除了陪窦文长下下棋,教窦包儿练练字,就是在读书。
晚上除了睡觉,同样在读书。
偶尔出门访个友,还都是喝喝茶,讨论一番学问就回来。
这几年,他在长安城中交了不多的几个朋友。其中之一,便是王通判府上的五公子王采荣。
王采荣平时话很少,但讨论起学问来便如同变了个人似的,滔滔不绝。在很多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陆庭竹最初接近他,纯粹只是看不过王家众人的狗眼看人低,以及王采荣同他一般为难的境地。
但接触的时间长了,便觉这少年还不错。
尽管时常遭受哥哥姐姐的欺负,但并没有长成那种任人拿捏的受气包,该反击的时候照常反击,该坚持的时候照样坚持。
慢慢地,两人成了好友。
不说在学堂里多有交流,就是私下里,两人也是走得比较近。
不过,这次考完试后,两人却是甚少会面。
据说,王采荣的父亲要升官了,从正六品的通判,升成了正五品的同知。调令不日就要下来。
这下,整个王家都沸腾了。
连王采荣这种原本不被看重的庶子,都成了长安里,青年俊杰中的香饽饽。
据说,每日里约王采荣外出喝茶的同窗数不胜数,每日里上门提亲的媒人,更是快将王家的门槛踩断了。
当然,这些都是顺喜告诉陆庭竹的。
听闻此言,陆庭竹什么都没说,只叹了口气。
想来,他同那位好友之间的情谊,也快到头了。
倒不是陆庭竹不相信好友的品性。
只是,身份地位不同,人的所作所为便不同。
由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子,变成人人追捧的公子。这种时候,王采荣或许会身不由己。
九月二十一,陆庭竹照例在家中读书。
临近午时,顺喜风一般闯进来,急道:“少爷,您还在看书呐?”
陆庭竹放下书,很快地蹙了下眉,问:“何事?”
看着自家少爷那副宠辱不惊的模样,顺喜莫名地冷静了几分,他笑道:“少爷,街上的人都在说,今日午时出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