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大华军攻克乌城,桑贾尔遣使求和-第2/3页

加入书签
林冲很是惊诧,自己努力了这么多,朝堂上怎还有此等腐儒及其胡言?这儒教的韧性还真够强的。

鲁智深忍不住了,起身骂道:“这个腌泼才,吃着俺大华朝俸禄,却原来是这等鸟人!”

林冲道:“兄长勿躁,且坐下说话。”大华朝的朝堂之上,宋王鲁智深、天王晁盖、周王柴进三王和丞相胡铨,是有座位的。

却见后排官员队列里,又挤出一个,斥道:“宋王口出污言,有违朝仪。”却是工部一官员,叫胡宪。

阮小二跳了出来:“鲁大师骂几句怎地了?依着爷爷的性子,这等腐儒,戳他三二十个透亮的窟窿便妥了。”

又有几人站了出来,指责鲁智深和阮小二失礼,并要求林冲惩处两人。

林冲正言道:“我大华朝立国之后,开疆拓土不停,总有人说这时穷兵黩武,要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之前朕把道理讲过多次,今日大朝,朕再最后说一遍。如果之后还是有人理解不了,朕真心建议你退出朝堂。”

林冲接着道:“大华军不断征战四方,为大华朝开疆拓土,原因有三。一则我军所灭,多为曾侵略伤害华夏的,或有此潜力的,金国西夏如此,高丽倭国如此,吐蕃安南如此,更勿论北方西北漠南漠北的游牧人,只要是大华人,都知他们给华夏造成的浩劫和伤害。征服、占据、同化这些地方,是为了华夏后人的安宁。二则为了我大华朝与西洋之间的贸易航路,如安南、日南、吕宋等地。三则为了我华夏千秋万代的后人,很多地方,如漠北和蒲甘等地,地下资源丰富,我们这一代不一定用得上,但百年千年后却是华夏后人的财富。”

朱松依旧犟嘴:“若修仁政,则内民安乐,外夷修服。无须擅动刀兵,徒增杀伤。至于西洋航路和后世资源,也是同理,若内民安乐,外夷修服,自然航路顺利,资源可易,何须刀兵?”

貌似很有道理地说,若林冲不是穿越客,不知道C国因为资源短缺有多难受,不知道C国只能眼红痛心被老毛子抢去北面资源极为丰富的大片区域,那还真有那么一丝可能被朱松忽悠了。

这里林冲还在慨叹穿前的资源占有和控制,朱松却越说越来劲:“请皇上亲君子,远小人,修文治,减兵戎,摒淫技,少工巧,尊孔圣,崇儒学。如此方能令朝堂上众正盈朝,国泰民安。”

“众正盈朝”这个词,应该出现在明朝,如今提前冒出来了。“东林势盛,众正盈朝”,描写的是明末东林党人,儒学大师小师们,忽悠皇帝干掉了国际**势力,哦错了,干掉了反对派们,占据了朝堂,自夸“众正盈朝”。而明朝的最后溃灭,正起自于“众正盈朝”。“东林众正”们,攒了不少威望,更攒了庞大家私。便是在明朝覆灭的最后时刻,朝廷依旧不愿与‘民’争利,宁愿把税收加到已经食不果腹的农民头上,而不会动“众正”们的一个汗毛。明朝待“众正”着实不错,但一点都不妨碍“众正”们向满清摇头摆尾,更不妨碍“众正”们留起猪尾巴为满清唱赞歌。

想道这里,林冲不由得讥笑一声。

胡铨担心林冲要翻脸重惩朱松几个,站起来喝道:“千年大计,军国大事,岂是尔几个不通政务军务之辈所能置喙的?下去!”

说完胡铨又转身向林冲道:“皇上,今日大典已然超时,臣建议就此结束吧!”

林冲看了一眼王定六,点点头,走了。

第二天,林冲叫来了胡铨、张邦昌、柴进、汤隆、王定六等。

林冲道:“昨日大朝,朱松、胡宪几个,完全就是腐儒。朕不在乎他们顶撞于朕,朕在乎的是,为何我大华朝朝廷之中,还有如此之多的腐儒?”

柴进道:“微臣身为吏部尚书,责任最大。当初立国之后,为了收拢前宋臣民之心,加上也却是缺乏人手,在各部用了不少前宋的进士和举子。”

胡铨道:“当初我和张副丞相也是同意的,这些人至少表面上是愿意为大华朝效忠的,也没明说一定要尊孔崇儒。经过这些年,有的人融入了,有的人却还是那副德性。”

张邦昌道:“前宋科举虽然不实用,但能名列前茅,成为举子进士的,至少智力上是高人一筹的。”

林冲道:“当官不需要高智商,智力平平之人,当官足够了。一个社会,大家都抢着当官,智力高的都当官,肯定不是个好社会。对我大华朝而言,当官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遵纪守法守规矩听朝廷号令;二是有一颗善良之心勤政爱民。智力高的官员太多,内耗就会严重。朕宁用智力平平却有刚才所言两条的,也不用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聪明人,像朱松、胡宪之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