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朱棣在倭国-第2/6页

加入书签
        朱棣哈哈一笑:“能,自然能,都能去的,不过,在这次数上,自然要优先有功劳的将士。”

        “行了,下去通知弟兄们吧,无须等待多久的时间。”

        朱能抱拳作揖,行礼过后,迅速离去。

        张玉在原地有些皱眉的问道:“王爷,末将斗胆一问。”

        “王爷的意思,是想要拉拢这些倭国百姓们,可若设立教坊司,这对于咱们大军的名声来说,怕不是太好行事吧。”

        “如此虽说弟兄们享受了,可是倭人这边,自然会有很大的怨气。”

        朱棣闻言,哈哈一笑道:“张玉啊张玉,看来你来倭国前,对于倭人了解不多呀。”

        “本王来京师前,曾于李景隆曹国公多次深谈,有关于教化倭人之事。”

        “其中记载最为详细的典籍,便就是曾经蒙元使臣赵良弼,在倭国呆了三年的所记所闻。”

        “本来这本记载,本王一直没有找到,后来一番查询后,发现竟被兵部尚书茹瑺,收于家中。”

        “后来曹国公前去借阅,本王才知道,倭国之民,竟是有这种风俗。”

        说到这里,朱棣微微停顿。

        而张玉已经听得很是来劲,突然被停下,不由抱拳作揖道;“还请燕王解惑。”

        朱棣一笑,这才继续道;“倭人的性格,跟咱们大明可不一样,他们呀,对于强者非常的崇拜。”

        “像是倭国女人,巴不得借种。”

        “哪里需要什么强制,到时候本王放出点风声来,他们自然会自愿送上门的。”

        张玉听到这话,感觉自己的三观都破碎了。

        竟然还能是这样的吗?

        这是张玉所不知道,倭国崇拜中原强者,到了现在,几乎都成了一个习俗。

        最为巅峰的时候,就是中原盛唐时期。

        在信息交流受到极大限制的古代,倭国能够进行“大化改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遣唐使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遣唐使的持续派遣,倭国才可能把中原文化有计划地分块切割,一船船运回倭国进行组装。

        而遣唐使的存在,让倭国对唐朝的学习能够及时而准确。

        在倭国学习唐朝的高峰时段,唐朝这边发布了什么新律令,有什么新举措,倭国通常也很快就会做出反应。

        比如唐朝把中书省改为“紫薇省”,倭国几年后也设置了“紫薇中台”。

        唐朝把原来纪年的“年”改成“载”,倭国也在十一年之后,将“年”改为“岁”。

        唐玄宗赦令唐朝每户必须持有一本《孝经》,倭国也迅速如法炮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