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居然是孔有德最靠谱-第2/2页

加入书签
  现在短毛居然亲自赶到登州,实话说四个魁首都很佩服。但一码归一码。

  李九成同意接受短毛帮助,但他的意思是一旦冲出包围圈就自立山头。甚至如果形势有利,他还准备回头反攻明军,继续占领登莱。

  最不济跑出去后当流寇也行,没必要给短毛效力。

  孔有德的意见不同。

  他认为既然短毛能把围城里的人弄出去,这就证明了对方的实力。投靠大顺完全可以接受。

  至于对方提及的之后要打散编制以及千总以上人等要全部要进劳什子军校进修后再安排带兵,没啥大问题。

  大顺军根本不缺兵,又不缺炮,人家没必要骗这帮围城里的人。

  孔有德派去怀庆的人回来讲过那边情况,完全不虚,不用质疑大顺实力。

  稍微有些问题的就是大顺那边军纪很严。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新兵起薪就一两银,训练三个月合格后最少二两。连擦屁股纸都发放的队伍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明军纪律之所以乱,烧杀抢掠还不是因为上面不给粮饷,全靠自己?

  将官們倒是为了发财,可你要有命花才行。

  孔有德认为投靠大顺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耿仲明提议先走海路去江淮劫掠一番,反正南边沿海无人可挡。他不介意找个山头投靠,但是他认为应该去投鞑。

  在座的四个魁首哪个没跟鞑子做过买卖?哪个没跟鞑子干过仗?

  他们对鞑子的实力了解更深,投鞑顺其自然。耿仲明完全不信流寇能比鞑子强。

  毛承禄不反对投鞑也不反对投顺,但是他认为最好能渡海北上拿下旅顺,接着取代东江镇位置。实在不行再考虑投谁的问题。

  四个人各持己见,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最好,一时间吵了个不可开交。

  从九月份明军开始围城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众人都知道要找后路,连一帮手下都各怀心思。

  四个人的共识是,必须尽快拿定主意。

  孔有德最好吵烦了,一拍桌子,“要不大家分兵,各走各路!”

  “不妥!”

  李九成、耿仲明、毛承禄一致反对。

  都明白人多势众,分兵绝对是下策。

  李九成带着千把人能打得过谁啊?别说反攻明军,搞不好短毛一急眼回头就跟他开战。

  大顺虽然只有三百兵在这边,可孔有德既然投顺,他难道会不听短毛指挥?这就窝里斗了。

  再者短毛都有本事买通明军放人,一样能让明军痛剿他李九成。这还玩毛啊!

  耿仲明实力最弱,......如果单干,就算其他三人比较大方,顶天了给他分三四十艘船,这才能拉几个人?哪还敢去江淮劫掠?而且怕是在投鞑路上就被黄龙歼灭了。

  毛承禄想打旅顺想取代东江,靠自己根本办不到。就算和耿仲明合兵一处,未必能应付住黄龙。

  他们都不同意分兵。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