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玉皇大帝都救不了他-第2/3页

加入书签
  再一琢磨,大统领干脆又给左良玉、曹文诏、尤世禄、王肇生、卢象升、邓玘、王朴、梁甫、祝万龄、马祥麟和张凤仪等等明军将领全部写了亲笔信,邀请他们来怀庆欢度春节。

  没指望他们真敢来,不过万一呢?

  李自成最后还给潞王爷写了封信,同样邀请他来怀庆过年。小朱是绝对不会来的。老李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随信送去的还有从郑王爷宝库里抄出来的两架古琴,以及大统领遍的两首曲子。

  不知小朱收到后会作何感想。

  李自成刚发完一堆邀请函,江南邢秀娘和张养默的来信又送到了案头。

  柳如是的下落终于查到了。那姑娘居然千里迢迢一个人跑回了老家,结果被邢秀娘又抓了回来。她问大统领要怎么处置。

  也真是为难了小柳,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些啥才能跑回去。

  李自成怎么会为难一个小姑娘?本来就是误打误撞遇上的。

  对于某些人来说,面对名女人,你弄了她,不是弄她的本体,而是弄她的名气。

  这样会有特别的成就感吗?

  或许是的。

  反正老李没那癖好。

  何况当下的柳如是又不是后来的柳如是,八竿子打不着,谈不上什么名气。就跟吕梁山里的于成龙一样,这次因为李自成的搅合,他们的命运肯定会改道。

  说起于成龙,他的岁数倒是跟柳如是相仿,把他们撮合一下?

  “什么乱七八糟的……”李自成赶紧驱散胡思乱想。

  总之,柳如是不过是个无关痛痒的小人物,李自成根本没想着要收她。跑就跑了,随她吧。

  倒是邢秀娘在信里说的另外一件事让大统领皱起了眉头。

  原怀庆天地会香主张成被调往江南,他出发之前,李自成千叮万嘱,让他小心行事,不要再无脑打打杀杀了。

  因为在原历史线李自成手下的那些小弟里,张成是第一个有名有姓阵亡的人物——提前死在稷山县的李自甲不算,他属于意外。

  所以这次的李自成特别关注这一点,他想让张成多活几年。

  张成去了江南,自然不会在太行山死于左良玉之手。可惜那家伙不让人省心,到金陵没几天就和本地社团干了起来。

  开始还算小打小闹,后来一脚踢到了铁板。

  有道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如果那条地头蛇的后台正好又是徐弘基,那张成有几条命都不够死的。玉皇大帝都救不了他!

  徐弘基没啥名气,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爹,是徐达。就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明朝开国第一名将魏国公徐达。

  徐弘基是第十代魏国公。

  话说朱棣造反成功后迁都北上,由此开始行使双京制。也即是金陵仍然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正班底。

  两百多年下来,金陵各衙门多为虚衔,公务清闲,任职官员没有实权。虽说他们的官位不低于京城相对应的衙门官员。

  比如金陵各部里面最没事做的莫过于金陵都察院,所谓:“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当然,也不能说金陵这一套班底完全没用。

  金陵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姜、江稀、湖广诸省的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全国盐引勘合。

  尤其是盐引勘合,明朝从始至终,南惊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其中只有2年例外。

  正德三年,刘瑾变法,由北惊户部负责,“南惊引板,俱令销毁”。但在正德五年,刘瑾被诛后户部奏请“刷印盐引,仍隶南惊户部”,获得批准。此后一直未变。

  南惊兵部负责南惊地区的守备,当地的49个卫都隶属南惊兵部尚书指挥。

  楠京吏部负责南惊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惊吏部不得干涉。

  南惊刑部负责南惊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大太监刘瑾就曾经因为某个南惊刑部尚书依法断案不逢迎他而矫诏令其致仕。可见南惊刑部也有相当的司法权力。

  南惊工部的职责与北惊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辖地区限于南惊及附近各省。此外,南惊工部也负责部分南方的税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