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一本正经瞎扯淡-第4/5页

加入书签
  所以,“你也配姓赵”真不是一句空话!

  那么,问题又来了,他们是赵大还是赵二的后裔?

  这可是个很要紧的问题。因为传言“斧声烛影”,赵二灭了赵大。那么,两兄弟的战争在后裔中继续千年,最后谁胜出了?

  根据民间关于赵家人的传说整理一下时间轴——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赵光义六七世孙——东北赵家

  宋高宗完颜构,赵光义七世孙——北宋赵二暂时领先。

  宋孝宗赵眘,赵匡胤七世孙——南宋赵大开始反超。

  ……宋恭帝赵,赵匡胤十二世孙——赵大保持领先。

  元世祖忽必烈……

  元顺帝赵铁锅,赵匡胤13世孙——赵大继续领先。

  小明王赵林儿,赵光义十五世孙——赵二要崛起。

  明太祖朱元璋,淹死小明王——赵二趴窝。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赵棣,赵匡胤十四世孙——赵大再次崛起……

  明思宗赵由检,赵匡胤二十四世孙——赵大遥遥领先。

  清太宗赵太极,赵光义XX世孙——赵二要崛起。

  清废帝赵溥仪,赵光义XX世孙——赵二走到了最后。

  也就是说,从公元十世纪到二十世纪的近一千年时间里,天朝的历史就是赵家两兄弟的家史。

  赵匡胤一系的统治时间为北宋17年+南宋114年+大元36年+大明243年。共计410年。

  赵光义一系统治时间为北宋152年+南宋36年+韩宋12年+大清267年,共计467年。

  根据民间传说统计下来,我“大宋”帝位旁落非赵姓皇帝的,只有元初60年和明初30余年。

  八百多年来,赵大系和赵二系子孙共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对抗时期:

  一次是赵大系元顺帝赵铁锅和赵二系韩宋小明王的十二年战争。

  位面之子朱元璋虽然摘桃子,夺了两位赵家人的天下,但指定的继承人没守住,这天下终究还是姓了赵。

  另一次是赵二系东北旁支赵猪皮起兵反叛赵大系万历帝赵翊钧的战争,总共进行了三代人。

  最后李自成进京逼死了赵官家,却没当成第二个朱元璋,被东北赵家捡了便宜。

  可叹“斧声烛影”后又相持了数百年,赵大最终还是输给了赵二。

  提到斧头啊,这个落樱神斧……算了,还是交给有心人去考证吧。

  还有,漏了一段……

  话说这个土木堡战神朱祁镇啊,“北狩”期间恩赏了瓦剌部落一个女子。不过小朱自己说他不要女人,是鞑酋也先硬塞给他的,他还义正言辞的驳斥拒绝了。

  反正朱祁镇回到大明之后死活不肯承认,辜负了人家母子。那位小朱或者是小赵的后事就不大好考证了。

  这不是瞎编哈,瓦剌部真有“朱太子”的记载,但后续失载了。

  以草原上的混乱女男关系,“朱太子”或者说“赵太子”的后裔,搞不好会是准噶尔部的葛二蛋……

  因为瓦剌后来西迁,分裂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等部。所以,不是没可能。

  至于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他反正是元顺帝后裔,自动就是赵林丹……

  而且赵林丹与赵由检很相似呀。

  两人上位时都很年轻,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十六七岁;

  性格上,两人都是刚烈、暴躁、独断专行;

  志向上,崇祯想成为“尧舜之君”,而林丹汗自称“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

  事功上,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挽回颓势,要振兴大明和蒙古,但最后都被东北赵二一系打的哇哇叫,恨水东逝。

  所以,由以上可看,赵家的大明是被赵家的大清取代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至于为啥东北赵更厉害,当然是因为大明赵办了蠢事。

  天启皇帝赵由校登基时年龄还小,啥都不懂。大臣们出馊主意说,东北崛起的后金是金朝后裔,所以只要断了他龙脉,他就完蛋了。

  天启二年,京郊房山,包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内的,埋葬有17位金朝皇帝的金陵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他们把太祖睿陵主陵脉的龙头砍掉一半,在咽喉部挖一个深洞,里面填满鹅卵石,以断其“王气”,还把金陵地面上的建筑全部砸毁,甚至扒开墓道,掘开地宫,连金陵以外的金代墓葬也几乎无一不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