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2/3页

加入书签
  狂轰滥炸的宣传攻势起了很大效果,原本官府不过是个遥远而模糊的存在,现在,它每天喋喋不休的提醒你应该做什么。

  含蓄的威胁你如果不做会怎么样,其效果是相当显着的。

  主动申报田产的百姓越来越多。一些中小地主粮户知道拖下去绝无幸免的可能,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乖乖的申报为好。

  有血债的老财主则早一步收拾细软跑了。他们的家产全部充公。

  还有郑王爷的几十万亩田产,这个才是大头。清丈完后全部分配给小民。

  不料这行为遭到了大顺军内部的一片埋怨。

  自己人打生打死,一亩地没有,反而要全拿去分给毫无关系的乡民,他们想不通。

  李自成不得不召开会议,耐心解释一番。

  怀庆府顶天了也就占据个半年,到时候大顺军一撤退,土地可带不走。谁敢放心让家眷老小留下?还乡团可是会反攻倒算的。

  农田分给本地百姓反倒更合适。各处成立农会自治组织,再加上编练赤卫队,他们一定会为了到手的土地跟官府拼命。

  将来如果衙门胜了,本地百姓自然更加怀念大顺军,盼着再打回来;如果百姓能保住土地,同样忘不了大顺军的恩情。

  双赢。

  不管他们能不能理解大统领的“良苦用心”,照着干就完事了。李自成没空待在怀庆主持大局,交待完一些事情,他匆匆出发了。

  大统领要抓紧时间去将各路赶来的明军逐一击破。以免到时被包围在怀庆进退不得。

  尤其是王朴的六千京营兵、卢象升的三千“天雄军”、邓玘的六千川兵、马祥麟和张凤仪的两千白杆兵。

  左良玉和尤世禄暂时不用担心。这俩位爷比较机灵,一听说怀庆府被大顺军攻破,立马掉头率队赶往长治。

  他们跟马士英等人会合,一同“保护”沈王,“杀”的流贼哭爹喊娘。死王爷已经不会说话了,只能希望活王爷能帮着美言几句。

  当然,李自成没忘记给他们每人送一车郑王府搜刮来的财物。

  张宗衡那边也送过去两车金银珠宝。对方收没收还不知道,消息没传来。

  为防意外,李自成抽调张能的第四军去垣曲,跟刘芳亮会合,守住西大门。

  张献忠和焦得名继续看守黄河一线。他们已经分得了大批财货,正在兴头上,对这安排自然没意见。

  李自成的“御林军”中,步哨、炮营等全部留在怀庆防守。他们虽然也配有马匹,到底和正经骑兵不同,突袭行动就不带了。

  辛思忠的骑兵哨带走。还有哈台吉和谷可成的骑兵也跟随李自成行动。全部加起来有四千多骑,马匹有九千。

  灭火队轻装出行。

  ……

  九月二十四日后半晌,李自成带着大队人马抵达修武县。

  城墙高二丈,纯土坯。要等崇祯八年才会变砖墙。

  二十多天前,县城被张献忠等人攻破。当时几乎没啥抵抗,知县刘凤翔缒城遁去,撂挑子跑了。

  新知县还没有到任,现在城内都没个主事人。

  从清化镇流过来的小丹河绕城而过,在此处东关码头坐船可直达天津。

  阳城人王重新做买卖走的就是这条路。洪洞人沈一石给建奴送货就用王重新的船队,到了天津再转海船去辽东。

  一条船可载重上万斤,一辆骡车才能拉多少?船只可以顺河而下,骡子就算每天吃三十斤粮豆都没法拉车日行百里。两者综合成本相差几十倍。

  所以资敌的晋商,比如范永斗等人,他们给鞑子的大宗货物同样多走这条水路。

  李自成现在也抽不出时间收拾他们。

  修武县城南边还有条汇入黄河的沁河,离小丹河只有二十来里地。

  所以,夹在两条大河中间的修武县完全不缺水。

  但是,修武人却从来没有想过引水灌溉农田。直到数百年后新忠国成立,大修水利,当地人说什么“人活一百,没见过浇麦”。

  明代类似修武这样的地方不在少数,乡民们真就是完全靠天吃饭。等过几年后遇到旱灾,你说算是天灾还是人祸?本来修一些水利就完全可以避免惨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