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电,号敬岩,曾跟随常熟知县耿橘学剑法和双刀法,继从少林僧洪纪学棍术,后又拜“枪法近祖”刘德长为师。他又和刘云峰同习倭刀。他有个徒弟是吴殳。
程宗猷同样也跟洪纪、刘德长学过武艺。他的倭刀法则来自刘云峰传授,之后写成。其中记载的单刀图样也是仿制的倭寇野太刀。
倭刀法本来“有势而无名”,还是程宗猷给起了个名字。
之前提过,程宗猷因为“声震南北,当路者屡物色,而欲爵之,终不应。”
然后到天启年,侯安国上任休宁知县。
侯老爷看了次表演,“程氏子弟十余人,各手持其器至,刀戟犀利,鞭简皆重数十斤。始命之独舞,再对舞,继之群舞,飘花飞雪,回若旋风……”
侯老爷问程宗猷,你一身本事,为何不给朝廷效力?
程宗猷说,我家财万贯,在家里享福不好吗?
有道理!
这年四月,李邦华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
天津巡抚是万历二十五年从保定巡抚中分立,专门事务海上防御,最初并无陆地管辖。当时因为倭寇侵朝,大明一方面要发兵援朝,另一方面“外防海口,内护神京”,所以在天津设巡抚。
两年后一看倭寇也就那样,又罢制天津巡抚。
天启元年又重设天津巡抚,毕自严是第一任。因为这时后金崛起,天津巡抚要“专饬海防”,防备后金从海上攻入,保卫京师安全。直到明亡。
天津巡抚辖河间府全境,顺天府的武清、宝坻二县,永平府的滦州、乐亭二地及附近海岛。天津兵备道各军事单位也归天津巡抚节制。这种初置仅管海上防务,复置才有陆上辖区的现象,在明代巡抚中仅此一例。
新任天津巡抚李邦华是能臣,一边整顿兵备,一边访求贤良。
休宁知县侯安国又劝说程宗猷出山,老程不愿意。侯就推荐了他侄子程子颐。
李邦华直接授程子颐为守备,又致书邀请程宗猷。
老程还是不愿意,侯知县就忍不住骂了他一顿,什么“食肉麋、饱糟醴,无用之匹夫……”
程宗猷一把年纪,老脸挂不住,终于出山了。
“父子兄弟并带其家丁八十人,自携粮饷赴军门从戎,以所创强弩及刀枪诸法日夜训练官兵,颇见成效。”
天津巡抚李邦华说,程家子弟虽八十人,但可当数千之用,极为推崇。他上报朝廷后,天启帝下圣旨答以义勇可嘉等语。
天启四年,李邦华抵京。时朝中传言,李邦华和正在赶来的孙承宗要于万寿节朝见皇上时“清君侧”。
天启皇帝立刻勒令孙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见机不妙则请病假回家,后来被罢官。
在天津军营效力的程宗猷一看这情况,也就回家了。不过他侄子程子颐继续当官,并且屡次升迁。
崇祯元年李邦华起复,先为工部右侍郎,后任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当时程子颐协助设计了一款“工部刀”。
“工部刀”被程子颐称为朴刀。
“其朴刀用法,与单刀同,然撩劈之势大于单刀,故军伍中不可少也。余昔所造者,无剑脊,砍去偏软,若厚又难运用。故今制如倭刀样,亦起剑脊,但刀不宜太阔,今绘刀式于后。其用法照后单刀图势用之,故不重赘。”
“工部刀”是双刃大刀,应当是专为破后金重甲所研制。
自万历年后,明军军政日益败坏,军械当然也不能幸免,品质一路下滑。但是崇祯年的“工部刀”却异常精良。
刀身通体都由两片皮铁夹刃铁的夹钢造法,且那两片皮铁由两种不同的钢材折叠打造而成,因此成品有非常明显的团花。而它刀身上那种特殊的异形清根,做起来也相当费工。再就是它双面开刃、全身起镐线的作法,使得锻打和研磨很费劲。就不提刃尖也需要开刃了——这种刀三面开刃,在制式雁翎刀形制中甚至可以说是仅见。
流传到后世的“工部刀”几乎都无太大锈蚀,可见其品质。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兵破关南下。程子颐受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之命,以游击身份率军北上抗鞑。兵至涿州一带,后金已退出关外。而守卫京师的李邦华因故再次被罢官。人走政歇,“工部刀”也就停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程宗猷同样也跟洪纪、刘德长学过武艺。他的倭刀法则来自刘云峰传授,之后写成。其中记载的单刀图样也是仿制的倭寇野太刀。
倭刀法本来“有势而无名”,还是程宗猷给起了个名字。
之前提过,程宗猷因为“声震南北,当路者屡物色,而欲爵之,终不应。”
然后到天启年,侯安国上任休宁知县。
侯老爷看了次表演,“程氏子弟十余人,各手持其器至,刀戟犀利,鞭简皆重数十斤。始命之独舞,再对舞,继之群舞,飘花飞雪,回若旋风……”
侯老爷问程宗猷,你一身本事,为何不给朝廷效力?
程宗猷说,我家财万贯,在家里享福不好吗?
有道理!
这年四月,李邦华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
天津巡抚是万历二十五年从保定巡抚中分立,专门事务海上防御,最初并无陆地管辖。当时因为倭寇侵朝,大明一方面要发兵援朝,另一方面“外防海口,内护神京”,所以在天津设巡抚。
两年后一看倭寇也就那样,又罢制天津巡抚。
天启元年又重设天津巡抚,毕自严是第一任。因为这时后金崛起,天津巡抚要“专饬海防”,防备后金从海上攻入,保卫京师安全。直到明亡。
天津巡抚辖河间府全境,顺天府的武清、宝坻二县,永平府的滦州、乐亭二地及附近海岛。天津兵备道各军事单位也归天津巡抚节制。这种初置仅管海上防务,复置才有陆上辖区的现象,在明代巡抚中仅此一例。
新任天津巡抚李邦华是能臣,一边整顿兵备,一边访求贤良。
休宁知县侯安国又劝说程宗猷出山,老程不愿意。侯就推荐了他侄子程子颐。
李邦华直接授程子颐为守备,又致书邀请程宗猷。
老程还是不愿意,侯知县就忍不住骂了他一顿,什么“食肉麋、饱糟醴,无用之匹夫……”
程宗猷一把年纪,老脸挂不住,终于出山了。
“父子兄弟并带其家丁八十人,自携粮饷赴军门从戎,以所创强弩及刀枪诸法日夜训练官兵,颇见成效。”
天津巡抚李邦华说,程家子弟虽八十人,但可当数千之用,极为推崇。他上报朝廷后,天启帝下圣旨答以义勇可嘉等语。
天启四年,李邦华抵京。时朝中传言,李邦华和正在赶来的孙承宗要于万寿节朝见皇上时“清君侧”。
天启皇帝立刻勒令孙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见机不妙则请病假回家,后来被罢官。
在天津军营效力的程宗猷一看这情况,也就回家了。不过他侄子程子颐继续当官,并且屡次升迁。
崇祯元年李邦华起复,先为工部右侍郎,后任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当时程子颐协助设计了一款“工部刀”。
“工部刀”被程子颐称为朴刀。
“其朴刀用法,与单刀同,然撩劈之势大于单刀,故军伍中不可少也。余昔所造者,无剑脊,砍去偏软,若厚又难运用。故今制如倭刀样,亦起剑脊,但刀不宜太阔,今绘刀式于后。其用法照后单刀图势用之,故不重赘。”
“工部刀”是双刃大刀,应当是专为破后金重甲所研制。
自万历年后,明军军政日益败坏,军械当然也不能幸免,品质一路下滑。但是崇祯年的“工部刀”却异常精良。
刀身通体都由两片皮铁夹刃铁的夹钢造法,且那两片皮铁由两种不同的钢材折叠打造而成,因此成品有非常明显的团花。而它刀身上那种特殊的异形清根,做起来也相当费工。再就是它双面开刃、全身起镐线的作法,使得锻打和研磨很费劲。就不提刃尖也需要开刃了——这种刀三面开刃,在制式雁翎刀形制中甚至可以说是仅见。
流传到后世的“工部刀”几乎都无太大锈蚀,可见其品质。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兵破关南下。程子颐受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之命,以游击身份率军北上抗鞑。兵至涿州一带,后金已退出关外。而守卫京师的李邦华因故再次被罢官。人走政歇,“工部刀”也就停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