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继续当流寇-第2/3页

加入书签
  傻子才愿意回草原吃老鼠。内地的肉实在太好吃了。

  传统蒙人吃羊肉,只要锅里的水花一翻,也就是刚烧开,肉就出锅了。据说是怕煮时间长了肉就老了,带血花的吃起来才有滋味。

  扯吧,还不是没燃料。连调料都没有,盐都舍不得放几粒。

  很多所谓的传统背后都有个悲伤的过往。比如手把肉,比如敬酒时自己喝一个客人喝三个,比如在清代起就被讨厌的给人夹菜。

  都是因为穷啊。

  大统领在屋里招待哈台吉的工夫,外面他儿子已经啃完了三条羊腿一个羊头。

  那后生喝的五迷三道,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非要跪下认高一功当干爹。

  高一功说你都超龄了,我比你儿子才大七岁,咱还是论兄弟吧。

  赵忠心抱着羊头说,只要能让我天天吃上这么美味的羊肉,你就是我爹。

  高一功说为了跟你做兄弟,咱以后就不给你吃肉了……

  这帮难民太能造了,一顿饭就干掉两百三十头羊、十头猪。这饭从前半晌吃到后半晌,中间都不带歇息。闹的端氏镇周边十里内都见不到活猪羊了。

  也就是他们带的马匹多,大统领不得不忍痛优待一番。

  陪客的辛思忠提着酒瓶子满场乱窜,居然被他逮到个熟人。

  跟对方一打听,得知前副哨宝日朱特所在的部落被皇太极冲了,一千多口人就跑出来五六个。至于宝日朱特的家眷,那下落就难说了。

  ……

  李自成又在端氏镇耽搁了一天。有个问题不得不注意。

  大顺军人数眼看就奔三万了,其中自己招来的兵大约只占半数,另一半是俘虏转化以及别人带队投靠来的。曾经有过劣迹的你想教育好可费劲,总是不如直接从老百姓良家子里选的好。

  幸亏榼山书院出来一百多文化人,先挑一半去各哨干政工,加强思想教育。此外,李自成要加大征兵力度,不能总是接受外人。一旦军内风气被带坏,再想扭转就难了。

  陕北是优秀的兵源基地,可是那边已经很难招来人了。单看米脂,全县最少逃亡了一多半人,现在剩下的还不知有没有一万人。

  军内同一个地域的兵太多也不好,现在招了点山西兵,下面还要去招点河南兵、河北兵。

  上回李自成挽救了黄河大堤,河南遭灾小,反过来难民应该也少,大概愿意“投贼”的也就少了。

  在去河南吃饭前,李自成再次调整各部。

  刘宗敏、李过、刘芳亮、袁宗第四部各抽出一哨回归,把历山新兵营的人马补给他们。

  其中回来的三哨整编为第四军,张能调出来当军长,随李自成行动;一哨给高一功,成立第八军,换他去太行山驻扎。

  谷可成的骑兵营继续随李自成行动。

  再提一下当前形势——

  本来李自成和张宗衡达成了初步协议,大顺军退出上党,换他不来秋后算账。

  可前头攻破阳城是他们逼的,再加上大清洗弄死几十个有头脸的士绅,闹的有些严重。张宗衡的报告不好写了,麻烦!

  朝廷派下来的钦差按院李政已到泽州,他正督促各部剿灭流寇。

  王自用等几家反王在河南逛了一圈,从柳树口复回山西。他们在泽州附近吃了两天饭,王肇生前来剿贼,反被杀败,一路被追进太行山。老王在九仙台被包围。

  幸好马士英等人到了,救了王肇生一命。

  左良玉带着两千昌平兵已收复河南修武县,就是他把王自用赶跑的。

  左良玉初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宁远因缺饷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老左因为此事丢了官职。崇祯三年复起,跟曹文诏等人在京城外围与后金战,有功获赏,调隶昌平部督侍郎侯恂麾下。

  大凌河之战左良玉也参加了,因功被提为副将。祖大寿投降,战事结束,他随侯恂返回昌平。

  现在,他要平流寇了。战绩还不错。

  山西镇总兵尤世禄没法继续装病,又出山了;新任宁武总兵张应昌还在吕梁山区;山西新巡抚许鼎臣也到任了。

  陕北那边陈奇瑜剿贼得力,灭了五六家流寇。洪承畴以为大势已定,又从降军里拉出四百名“狰狞慓悍者”杀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