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朕要御驾亲征-第2/3页

加入书签
  李自成将来不会独守“紫禁城”,在南中海起个小院子住多舒坦。

  嫔妃有两三个够用了。因为中年男人才会知道,一个女人都不好应付,何论一大群后宫,怕是嫌自己太清闲了。

  晴人倒是可以找一大堆。既享福了又能搏个好名声,两不耽误。

  历朝历代大臣们应该不同意这种好名声,他们一致认为皇帝要多纳嫔妃,目的是多配种多下崽。因为这年头婴儿夭折率太高了,皇帝儿子夭折率似乎还要更高一些?

  李自成是要绝后的,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反正现在不会收太监,将来秽乱后宫是将来的事,跟李自成无关了。

  开完朝会,刘宗敏、刘芳亮、袁宗第、张能等将领都被打发回原驻地。

  各县赤卫队也作鸟兽散。泽州危险,回家继续潜伏去。

  李自成临走前又去看望了张承宠。这汉子生命力挺顽强,居然挺过来了。但是看状况,他要完全脱离危险期还远着呢。

  “老张,安心养病,咱大顺朝廷随时给你保留位置。”

  “嗨!还不如被一炮打死呢。”

  “你得支棱起来啊!那个谁,孙膑不还被挖膝盖骨了?人家一样是千古名将。”

  “……”

  张承宠摇了摇头,闭眼不言语了。

  李自成叫来大夫仔细叮嘱了一顿,又跟陈承业交待些事情,转身离开。

  大统领身边只剩下五千御林军,足够用了。

  几千黄马褂列队,在城里武装巡游一圈,开出西门。

  一群士绅候在门口恭送。

  李自成勒马停下,意味深长道:“革命军走后,朝廷不会给你们修路修茅厕,不会赈灾济贫,明军来了还要加倍勒索百姓。他们不懂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贪官污吏们根本没有良心。当然,你们这些老爷是不在乎的,因为你们是人上人。”

  大统领朝老爷们一抱拳:“诸公,好自为之!”

  直到大顺军走远看不到影了,泽州赶紧关城门。

  老爷们这才放下心。王师已到,不信短毛还能猖狂几日,咱接着奏乐接着舞!

  倒是短毛养的那个戏班子真真好,要想法子从俘虏里赎买回来。

  ……

  李自成吃午饭时接到报告,宣大总督张宗衡已经从沁水出发;宋统殷也从长治出来了。

  张宗衡且不说,老宋是打算去“收复”泽州将功赎罪?想占便宜没那么容易。

  李自成给太行山张能传信,拖住官军,别让他们来捣乱。如果搞不定,给其他反王放粮,让他们协助。

  这边御林军修整完继续前行。

  沿途经过不少村庄,老百姓见是大顺军旗号,有胆壮的就跑出来看热闹。还有一群娃娃们嘻嘻哈哈的跟着学齐步走。

  更多的是端个破碗来讨饭的。

  至少说明大顺军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好现象。

  里长、乡绅们也纷纷前来拜会,牵羊挑担要劳军。

  李自成跟他们说些客气话,重申大顺军纪律,最后并不接受任何财物。

  这让老爷们感觉匪夷所思。在他们看来行军不扰民、不抢劫已经是一等一的纪律严明了,连白送上门的好处都不要?

  可是又听说短毛曾经为了抢夺钱粮,抄家灭门、奸银掳掠的事干了不少。这说不通啊!

  难道我这个地主在短毛那里排不上号?被看扁的感觉真不错!

  不过稳妥起见,他们还是要把财物强送给短毛。

  李自成推脱不过,只得按照市价买下来。

  大顺军秋毫无犯的背后,是按时足额发军饷。每个月初五之前,最迟不超过初十,小兵就要拿钱到手,这是一条硬性纪律。

  军饷不到位,会计、出纳乃至于后勤、主官都要上交书面报告做出解释。

  大顺军当然不可能顿顿吃白面、大米,平日还是杂粮占多数,不过吃饱没问题。十天半个月的还能喝个肉汤,吃点肉渣,反正比兵们在家里的生活好太多了。

  提供良好待遇的同时,军纪自然抓的严。大错正法,中错清退,小错教育。

  另外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革命军没法爆兵,人多了真的养不起。

  当前刘宗敏部有七哨近五千人;李过部五哨加新兵营五千多人;刘芳亮和袁宗第都是三哨两千多人;李自成的御林军五千人,历山老营里还有男女老少其他人员近两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