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发大水-第5/8页

加入书签
  可是补锅匠张能这个后来者也在太行山打出了局面。他虽然只是顶了个哨长名头,但实际上从地盘从人手上看,就是个营长甚至军长。

  眼下就袁屠户和刘芳亮比较拉稀。然而刘芳亮的中条山可比王屋山条件好,说明大统领还是照顾驿站小弟了。

  要是再不努力,刘芳亮感觉迟早要被张能压一头,做为最早的从龙之臣,那可太丢人了。

  现在,刘芳亮终于甩开了思想包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然要遵守,但该变通的时候也不能多犹豫。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主次之分,有个轻重缓急。完成任务才是第一位。

  束缚的手脚一旦放开,小刘的粮仓很快就满了。羊肉汤也能喝到饱。

  另一头,宁武总兵孙显祖遣副将刘敏元围剿静乐流贼。

  官军大队一到,农民军也不敢再死磕静乐县。

  满天星张大受、扫地王张一川流窜而去;刘宗敏和王文耀承担殿后任务,且战且走。

  农民军跑得快,官军追的急,一追就追进了包围圈。

  刘芳亮领兵杀出,官军败归。

  大统领正等着他们回家聊天呢,革命军也就没追击官军。

  二月底,刘宗敏回到石楼。米脂的高一功随后也赶来了。

  “宗敏,红光满面啊,小日子不错!”

  “还是大哥神算。这一带几百里山川真正好地方,官军屁事不顶。小弟想打谁就打谁。”

  “干得好!但傲气不可有。下半年陕西兵会过来上万,日子要难过了。粮草屯的怎么样?”

  “一天三顿吃饱,足够一年食用。”

  刘宗敏又邀请大统领进石楼县,大摆筵席,接风洗尘。

  知县老爷居然也出来作陪。

  李自成很高兴,刘宗敏干的漂亮。

  古人早说了——“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上兵伐谋。”

  换句话说,政治解决优先,军事解决最后。一味依仗打打杀杀不顶事。能动嘴哔哔两句解决的事情,那就别动手。

  王文耀眼见革命军势大,当场纳头便拜。①南明永历年战死于宁夏

  老王是官军夜不收出身,麾下三千多人,骨干多是前边军。战斗力不错。

  李自成大喜,当即下令给王部犒赏三个月饷银。

  吃喝罢,送走知县老爷,李自成开始说正事。

  “下半年要连番恶战了……”

  二月,陕西的可天飞、郝临庵又围攻庆阳府城,洪承畴派临洮总兵曹文诏将之击退;三月,曹文诏会合甘肃总兵杨嘉谟战于西壕,农民军大败;张存孟在西川被俘杀,陕北略平。

  到下半年,各路官军会前后脚进入山西追杀农民军。

  全晋大乱,几乎无日不战。

  形势严峻。

  李自成要求各根据地潜伏避险,囤积粮草,抓紧编练乡村赤卫队,稳固后方根据地。保存实力,尽量不要跟官军开战。

  大统领则会带着革命军主力四处转战引敌,给他们争取生存空间。

  众将早知道李自成是“星宿下凡”,妥妥的老仙,说啥就是啥。

  刚入伙的王文耀虽然听刘宗敏吹嘘过一些,却只当是夸张之语。现在一听李自成的分析,他更加不认为是什么“神通”。

  这种本事将帅谋臣多有,根据敌我形势就能推断出来。算不得稀奇。

  不过由此也可见大统领本事,王文耀心悦诚服。革命军有前途,今日这一步走对了。

  高一功也谈了谈陕北各地情况,又说了说自己在米脂的事情。

  他只是偶尔带“团练”去县城防守,没啥要紧事。

  米脂山寨屯粮不多,还拿出大部分跟蒙鞑换了五千多斤牛肉干。这次一并都带来了。

  一头牛取好肉风干压缩成三十斤肉干,能装到一个牛膀胱里。肉干贼难吃,却是优秀军粮。成吉思汗的大军西征时等于一个士兵带着两三头牛出战。

  李自成也研究了些军粮,炒面自然有,还装备了一种压缩饼干。

  玉米面、大豆面、芝麻碎、小麦粉等混在一起炒香了,再依次加入猪油、麦芽糖、盐,全部东西搅和在一起。

  再把他们放进模具里使劲压,一直到压不动为止。取出切块,简易版压缩饼干就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