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吴子遗言

加入书签


  当谢丘说道此处,他看着王座上的庞凌,声音带着些许感慨道;“王上,自臣年幼进学以来,读的最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吴子遗言》,时至今日也不敢忘记”。

  《吴子遗言》:是二百载之前,一代文宗吴徒(三足王道思想的创始人,文道圣贤之一)他在临死之时对弟子们说出的一些话,后被整理成一篇文章。

  昔古时,若天下大乱,分分合合之间,必会有王者横空出世。

  有武者会为其战场杀伐、护王者左右,此乃武道勇。

  有将帅会为其训练士卒、征战四方,此乃统道势。

  有文人会为其治理百姓、处理政务、谋划天下,此乃文道谋。

  如此三者相加,王者掌握平衡,为其天下王道!。

  而如今王者不显,天下宗门林立,武者强势,将不领军,文人不谋,三者已无平衡可言。

  老朽虽说奔走数十载,有心为这天下文人找出一条道路,可恨宗门利益已然固化,老朽无能却是无法为这天下重建平衡,迎王者现世。

  真是可悲、可恨啊!。

  而说道这里,谢丘深深叹了口气道:“王上,当初臣每读到这篇《吴子遗言》之时,都能想像那段对文人来讲最为黑暗的时代”。

  “而那个对文人最为黑暗的时代,臣相信,那些真正放眼天下的谋士,也会铭记终生的!”。

  这时,林奉也赞同的开口说道:“谢相国说的对,这重武者而轻文人,确实是这些门派,宗门之间的通病,《吴子遗言》也是这天下文人必读的文章”。

  对与林奉而言,这位能在那个对个文人最为黑暗的时代,开创出一个璀璨思想的文道先辈,他是极为钦佩与惋惜的。

  在三百载之前,那是一个宗门林立的年代,而吴子在开创出三足王道思想后,就带着座下的三百弟子,前前后后奔走了数十年。

  所谋求的,也仅仅只是想要改革各个宗门之中的弊端,给天下的文人们多找出一些机会,也是给那些宗门势力留下一条能够长久生存的道路而已。

  只不过,吴子当年的改革之策,讲究的是文道、武者、统军,各施其职,三者平衡。

  因此,动了这些武道宗门内,那些武者的一些利益。

  最终,吴子被那些宗门势力排挤,落了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启禀王上”。

  此刻,颇有些感触的林奉,对庞凌说道:“老臣直到现如今,也依旧记得我晋国史书之上是如何记录的”。

  晋史书记载:建立名家,开创一代璀璨思想的先贤吴子,最终病逝与柳巷山外的茅草屋内。

  生前曾教育弟子有其三百,却因多数弟子受武道宗门排挤,死的死,逃的逃。最后还留在其身旁的只剩下三名弟子,能为其带丧,守孝”。

  “就算是现如今,老臣每次想此事也会觉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文人是有多么的可悲啊”。

  “丞相说的极是”。

  谢丘附和林奉的话,又对庞凌说道:“启禀王上,依臣看来,那些宗门势力,倒不是就真的就看不起这天下间的文人与统帅,也不是不明白这文人、统帅对与一个占据郡州势力的重要性”。

  “只不过,那些宗门势力其本身是用来教育弟子、争取资源、传承武学,方才会被这些武者建立而成的”。

  “要说这本质,其实与那些文人的书院、学宫,并没有什么不同”。

  “若是没有三百年前的那场变故,这些宗门势力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隐患”。

  “毕竟这些所谓的宗门势力在数千载之前,在建立起人族历史上第一个宗门势力之初,也并不需要什么文人智者”。

  “只不过,这些宗门势力却又在那场变故之后,通过秦法之中的漏洞,得到了势力、地盘、金钱、以及权利”。

  当谢丘在说到这里之时,声音却不由的一顿,心中对这些宗门势力更加的不屑。

  随后,谢丘又接着说道:“而这些宗门势力内的制度,因是那些武者在宗门建立之初所制定的”。

  “就算在那场变故后,有人能够看出这里面的弊端,想要在宗门内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

  “却也因这宗门势力之内,武者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而那些武者们又不会放弃自己拥有的利益,自然而然,这天下间的文人们在宗门的地位就绝对不会如同武者一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