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记账货币-第3/4页

加入书签
    美洲和东印度航线的开拓与发现,扩大的全球贸易,从美洲和东印度取得了数不尽的产品,最关键的是投入了流通领域的大量金银,最终让欧洲的诸多小国,完成了小农经济蜕变,确立了大规模自由雇用劳动关系。

    大明的困局就在这里,无论多少的金银来到大明,都如同进了饕餮的肚子里,明明已经是世界上最多的金银持有国,可是却依旧无法满足流通需求,小农经济无法完成蜕变。

    朱祁钰还欠着八十年的铸钱债没还呢。

    现象、问题、原因都找到了,解决方案呢?

    于谦眉头紧皱的说道:“大明二千万户亿口之地,需要多少金银才够呢?难道大明就一直如此钱荒的走下去吗?”

    “挖空了一个倭国就够了吗?”

    “若行钞法,又不稳妥,臣本以为是旧宝钞的印刷防伪较差,假钞才大行其道,导致了钞法败坏,但今日所见所闻,又并非如此。”

    “难啊。”

    钞法的败坏,在宋朝最开始的钱引、交子的时候,就开始败坏了,到了元朝的宝钞,大明的宝钞,历史仿若是轮回一样一次次上演。

    一次一次行钞法,一次次的败坏,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

    朱祁钰笑着说道:“于少保所虑,大明其实已经有了解决之法,只是诸公没有发现而已。”

    此言一出,于谦、李宾言、徐承宗等人,瞪着眼睛看着陛下,满是怀疑。

    大明已经给出了解决之法,在哪儿呢?!

    朱祁钰拿出了在荟萃阁拿来的价目表,说道:“在荟萃阁的交易中,朕发现了一件事,大明的商贾和吕宋的商贾确定了价格之后,彼此会预付一部分定金,然后等待交付之后,在进行结算。”

    “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记账。”

    “而且之前在渠家案中,朕就发现了民信局的承兑,银两沉重,运送不便而且还容易被抢劫,民间商货交割,就使用了民信局的承兑,方便的同时,也很安全。”

    “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记账。”

    朱祁钰谈到了大明的两个现象,这两个现象是朱祁钰的总结。

    群臣们一头雾水的看着陛下,这两种现象的确产生了记账。

    但是它和解决大明的冬序又有什么关系呢?

    “记账货币,是解决大明钱荒的法子。”朱祁钰提到了一个概念。

    宝源局主事王炳富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说道:“其实宝源局的纳储,开具的票证,就是记账货币!”

    王炳富眉头紧皱的说道:“陛下,这记账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债权吧,承兑也好,价目表交割承兑,其实都是一种延迟支付的债权契约啊!”

    “宝源局的票证也是延迟支付的契约!”

    “然也。”朱祁钰看了一眼这个胖胖的王炳富,襄王都减肥了,王炳富还是这么胖,而且脑袋瓜依旧如此的灵活。

    的确如此,记账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

    记账货币是一种交易媒介,其功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基本性质。

    王炳富出神的问道:“那陛下所言的记账货币和御制银币、景泰通宝,又有什么区别呢?”

    朱祁钰早就料到了王炳富会有此一问,很快的回答道:“记账货币是名,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是实,若是实物不变,则没比较区分,若是实物改变,则区别的意义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