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刺史徐璆-第2/3页

加入书签
  想当初他刚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出雒阳前来任职时,永乐太仆封谞竟找到他,让他照顾南阳太守张忠一二,不要与其为难。

  联想到张忠是皇太后的侄儿,他就知道那背后必然有皇太后授意,而且他猜测张忠必有违法之举。

  上任荆州刺史之后,他稍加打探,果然查出不少关于张忠的龌龊事。

  他因此曾向朝廷举报过,可惜一直杳无回音。

  不曾想现在竟然有侍御史前来,希望对方是真正来调查张忠的吧,而且还得能抗住来自于皇太后的压力才行。

  “使君别来无恙,陶在此恭候多时了。”

  徐璆踌躇间,一中年文士上前与之见礼,徐璆抬眼一看,正是侍御史刘陶。

  徐璆在雒阳时见过刘陶,只是二人未有深交而已。

  “不知侍御史约璆来此是为何事?”徐璆的语气略显僵硬。

  刘陶呵呵一笑,“真正约见使君之人其实并非在下。”

  “噢,那是?”

  徐璆很疑惑,刘陶好歹也是六百石官员,还有谁能支使他如同下属一般,难道是朝中某位公卿到了?

  “使君随我进去便知。”刘陶笑道。

  “也好,请!”

  “足下先请!”

  略略客套后,二人联袂进屋。

  徐璆带着好奇,一进屋,就看向堂中主位端坐之人。

  那人很年轻,似乎有些面熟。

  再仔细一看,徐璆一惊,这不正是天子么?

  他实在没想到天子竟然来了南阳。

  好在他曾在朝堂之上见过天子,不至于出现失礼越矩之举。

  徐璆不敢怠慢,忙上前深施一礼:“下臣荆州刺史徐璆拜见陛下,躬问陛下安。”

  “朕躬安,徐刺史免礼平身。”刘宏微笑着指了指一旁的座位,“坐。”

  又看了一眼刘陶,“侍御史也坐。”

  徐璆略显拘谨地坐了下来。

  落座间,趁机很快地向周围扫视了一眼。

  这才发现屋内还有好几个身材雄壮的青年,料想是天子侍卫。

  “臣不知陛下驾临荆州,未能迎驾,还请陛下恕罪。”徐璆客套道。

  他很好奇天子为何会到南阳来,难不成真为了那个张忠?想想也不太可能。

  “徐刺史无须多礼。朕微服来此,不欲惊动地方。让侍御史约卿来此相见亦有此意。”刘宏边说边打量着徐璆。

  从目前所得到的一些信息看,徐璆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不畏强权的清正之士,评价来源于此人敢拒绝封谞乃至于皇太后请托照顾张忠之事。

  若事实果真如此,此人或许可以重用。

  之所以不能确定,是因为刘宏觉得那件事能被传播开来本身就值得玩味。

  这并非是刘宏腹黑,总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士人,实在是这时代的士人太善于经营名声了。

  不妨细细思量一番,一方是士人,一方是士人政敌中常侍,更包括其背后的皇太后,这样的对抗事件用来刷名望,是多么合适的好材料啊!

  可是这种隐秘之事,若非有心人,又怎么能流露出来呢?总不至于封谞或皇太后帮忙宣传,抹黑自己吧?

  当然,不得不说,此时代虽然有着很多只为一家之私的世族名门或士党名流,但持身以正的士人也不少。

  这些人有节操,有抱负,若能得到正确引导并凝聚成一条线,对大汉朝廷及他这个天子都是一股极大的助力。

  所以,刘宏也不会因为有所怀疑而直接否定徐璆,他需要亲自验货。

  “朕听闻,卿来此上任前,曾有中常侍请托于你,意在照顾南阳太守张忠,却被卿所拒绝。可有此事?”刘宏毫无顾忌地将此事问了出来。

  “这——”徐璆犹豫片刻,无奈答道:“确有此事。”

  “卿出于何种缘故而拒绝?”刘宏追问。

  徐璆回答道:“臣身为国,不敢听命。若张太守奉公守法,则无需下臣照顾,若其徇私枉法,臣亦不敢与之同流合污。”

  “善哉!”刘宏抚掌赞道,“若我大汉官吏皆有卿之格局,大汉何愁不兴,百姓何愁不宁!”

  “陛下谬赞,臣惭愧。”

  “朕来南阳,本为散心,却不想遇到糟心的事。”刘宏对徐璆说道,“朕在南阳路遇不少流民,可朕从未听闻南阳有何灾情发生,由此甚是不解。卿为荆州刺史,料想了解此事,可为朕解惑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