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根基深厚的大世家,却专注于实业的经营,这一点最为张九阳所赞赏,在张九阳看来,实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最踏实的买卖,就拿其中的粮食来举例,一旦遭遇饥荒或是灾年,商人手中的任何物品,都比不上能够果腹的粮食珍贵,张九阳因此对五皇子李谨,实际上也连带着有了几分赞赏的意味,因为五皇子李谨,选择的最大倚仗,全部以实业为基础并以此为靠山,甚至他自己本人,也专注于实业的经营。
而至于二皇子李桀,这是一个惯于挥动刀剑的武夫,他善于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且也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他的脑袋里面,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武力”二字,因此,二皇子李桀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之中,最大的倚仗,毫无疑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问的是军队。
至于在这一场皇权争斗之中,最大的希望者,太子殿下李景同,则是一如他的为人,面面俱到,无论是实业,还是军队,在他的阵营里,都包含着一些,但在此过程之中,太子殿下主要侧重的,还是对朝中重要大臣的拉拢。
至于最后不得不提的七皇子李安平,严格说来其实足以用实力微弱得可怜来形容。在李安平没有结识张九阳之前,不提也罢,几乎连自保的能力都欠缺。在结识张九阳之后,充其量也就和府一家作为其争夺的靠山,而且,眼目下的张九阳,尚还不能完全代表和四海。
四位争夺皇位的领袖人物说完之后,大阳帝国的朝堂现状,也有必要来描述一番。
与历朝历代一样,每逢皇权争夺最激烈之时,各朝各代的官员们,都会选择一方站队,如此,各在各自的阵营里不断挥洒辛勤的汗水,并不断打压对立的一方,以期自己选择的一方最终获得胜利。
当然,官员们心中很是清楚,一旦自己的站队站对了,那么日后水涨船高,飞黄腾达,自然是指日可待。但是一旦自己的站队站错了,那么,往往是结局殊难预料,受到牵连贬官罢官那是常事,最终与失败一方一同被胜利者砍了脑袋也属正常。
而在大阳帝国如今的皇权斗争之中,整个过程里面,没有彻底站队的,便是各部尚书这一级别以上的官员,这等级别的官员,因为能力卓著,位高权重的原因,已经不会轻易选择站队。
而对于这样的朝中大臣,往往新即位的君主,对他们也是极为看重,但凡能够为其所用的,一定会尽其才能,毕竟,管理国家,真正的还是要依靠朝堂之上的重要大臣,而不是仅仅依靠皇帝一人。
如此看来,站队实在是一件极其严重,动辄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因此,大阳帝国的官员们,选择观望态度,并最终没有站队的,也是大有人在。
皇权争斗之中,站队是一件很是要命的事情,官员们很是小心,但在分帮结派上面,大阳帝国的官员们却是毫不迟疑且泾渭分明,他们分为几派,习惯于大阳朝堂之上争吵,然后竭力表达自己一方的政见,以期最终能够影响皇帝陛下的决策,进而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或目的。
而在如今大阳帝国,百官济济的朝堂之上,只有两个人没有选择站队。
第一位,那便是大阳帝国资历最老的一品重臣,宰相司空伯,此人唯当今皇帝之命是从,对大阳皇帝李开继忠心耿耿,苍天可鉴,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而第二位,则是以严肃威严而著称的刑部尚书蔺如相,此人于朝堂之上,百官之中,则是铁面无私,不偏不倚,管你那一方好那一方歹,总之,刑部尚书蔺大人,只身而行,遵循正道,那一边都不靠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而至于二皇子李桀,这是一个惯于挥动刀剑的武夫,他善于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且也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他的脑袋里面,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武力”二字,因此,二皇子李桀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之中,最大的倚仗,毫无疑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问的是军队。
至于在这一场皇权争斗之中,最大的希望者,太子殿下李景同,则是一如他的为人,面面俱到,无论是实业,还是军队,在他的阵营里,都包含着一些,但在此过程之中,太子殿下主要侧重的,还是对朝中重要大臣的拉拢。
至于最后不得不提的七皇子李安平,严格说来其实足以用实力微弱得可怜来形容。在李安平没有结识张九阳之前,不提也罢,几乎连自保的能力都欠缺。在结识张九阳之后,充其量也就和府一家作为其争夺的靠山,而且,眼目下的张九阳,尚还不能完全代表和四海。
四位争夺皇位的领袖人物说完之后,大阳帝国的朝堂现状,也有必要来描述一番。
与历朝历代一样,每逢皇权争夺最激烈之时,各朝各代的官员们,都会选择一方站队,如此,各在各自的阵营里不断挥洒辛勤的汗水,并不断打压对立的一方,以期自己选择的一方最终获得胜利。
当然,官员们心中很是清楚,一旦自己的站队站对了,那么日后水涨船高,飞黄腾达,自然是指日可待。但是一旦自己的站队站错了,那么,往往是结局殊难预料,受到牵连贬官罢官那是常事,最终与失败一方一同被胜利者砍了脑袋也属正常。
而在大阳帝国如今的皇权斗争之中,整个过程里面,没有彻底站队的,便是各部尚书这一级别以上的官员,这等级别的官员,因为能力卓著,位高权重的原因,已经不会轻易选择站队。
而对于这样的朝中大臣,往往新即位的君主,对他们也是极为看重,但凡能够为其所用的,一定会尽其才能,毕竟,管理国家,真正的还是要依靠朝堂之上的重要大臣,而不是仅仅依靠皇帝一人。
如此看来,站队实在是一件极其严重,动辄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因此,大阳帝国的官员们,选择观望态度,并最终没有站队的,也是大有人在。
皇权争斗之中,站队是一件很是要命的事情,官员们很是小心,但在分帮结派上面,大阳帝国的官员们却是毫不迟疑且泾渭分明,他们分为几派,习惯于大阳朝堂之上争吵,然后竭力表达自己一方的政见,以期最终能够影响皇帝陛下的决策,进而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或目的。
而在如今大阳帝国,百官济济的朝堂之上,只有两个人没有选择站队。
第一位,那便是大阳帝国资历最老的一品重臣,宰相司空伯,此人唯当今皇帝之命是从,对大阳皇帝李开继忠心耿耿,苍天可鉴,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而第二位,则是以严肃威严而著称的刑部尚书蔺如相,此人于朝堂之上,百官之中,则是铁面无私,不偏不倚,管你那一方好那一方歹,总之,刑部尚书蔺大人,只身而行,遵循正道,那一边都不靠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