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印度大清-第2/4页

加入书签
    印度学者又送上了一句不要钱的客套话。

    “朕现在就派人去说服那些印度将领,让他们知道朕的大清是包容度极高的国家,他们不光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 还能在只看出身血统的印度八旗里当值。

    印度八旗只招收婆罗门教高种姓之人!”

    康熙设定的八旗制度属于军事体制, 科举考试选拔的则是文官和地方官。

    显而易见的,康熙帝设立的印度八旗,就是专门用来养印度教高种姓的。

    “印度次大陆应该不止婆罗门教吧。

    天方教教徒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也可以选择加入回八旗中。”

    “陛下,印度北部还有一个崇尚人人平等的锡克教,他们跟印度教不同,跟天方教也不是一个路子,一直是奥朗则布的主要反对者,战斗力要高于印度教教徒组成的军队。

    锡克教的教徒十分反感人种等级制度,也不愿意讲究出身血统,只看能力。”

    康熙帝一听就明白,印度学者的意思是等级森严的八旗制度不适合锡克教教徒!

    这个锡克教是杜绝奴隶制的信仰。

    而八旗制度说白了就是一种另类的奴隶制度,不然包衣奴才算什么?

    康熙帝给印度教高种姓准备的八旗都是旗人大爷的位置,下面还有包衣奴才的位置留给印度教的平民和贱民。

    没有包衣奴才的八旗,还能称得上是八旗么?

    康熙帝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胡茬,他越来越看不懂这帮‘外国人’了。

    一片讲究出身和血统的土地上,为何会诞生出讲究人人平等的信仰?

    物极必反么?

    不过康熙帝也有办法安置那些讲究人人平等的锡克教教徒。

    不喜欢八旗是吧,简单!

    “那就单独设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绿旗,从锡克教教徒中募集打着绿色旗帜的兵丁,相当于常备军,同时锡克教教徒也可以参加科举。”

    大清自从迁离汉地后,就不再设立绿营了,主要是原本的绿营一直被视为八旗的仆从军,不利于团结大清的军事力量。

    这次康熙帝拿出来的锡克绿营自然不能跟以前在汉地时期的绿营,讲究人人平等的锡克教教徒可不会像当初的汉奸绿营那般老实。

    谷灄

    所以,康熙帝说得都是真的,他打算另立一个跟八旗平级,或者说互不干涉的绿营军队。

    康熙帝这么做,自然是想要把锡克教的武装力量也拉进大清的军事体制中!

    康熙帝点兵,多多益善啊!

    锡克教中能打的教徒被拉入绿营中,不光可以帮着大清南征北战,还能消弭掉锡克教教徒中的武装力量,一举两得!

    康熙帝现在已经知道,印度次大陆跟汉地完全不同,汉人对宗教的信仰并不虔诚,汉人更喜欢祭拜祖先。

    但印度次大陆这里,需要按照宗教的规矩来办事,毕竟奥朗则布的反面教材就摆在面前。

    莫卧儿帝国那么强大,愣是无法彻底镇压印度教叛军、锡克教叛军乃至天方教叛军!

    在康熙帝眼里,奥朗则布对异教徒征收人头税,纯粹是找不自在,他镇压异教徒叛乱的银币,早就超过那点异教徒人头税了。

    不信教的康熙帝无法理解,奥朗则布脑壳要有多傻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