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四海皆平-第4/4页

加入书签
    旱涝自收的军阀总督,不用大唐帝国的朝廷操心。

    那些军阀如果把自己的封地搞的民不聊生,到处都是叛乱,最先遭殃的也是他们自己。

    正因如此,除了漠南草原这片有一定汉化程度的外族地盘外,其他非汉地的地盘李长青都分封出去。

    邱辉和尚之信则盘踞在云南和贵州。

    这两个行省在这个时代,其实算不上汉地,地方土司的数量太多了,汉化程度不高,所以需要大量驻军,李长青干脆分封给这两个最开始跟随自己的军阀总督。

    台湾在这个时代的汉化程度耕地,除了沿海城镇外,中间的山地丛林地界,都是台湾土著的地盘。

    那些土著凶悍异常,除非用绝对的武力反复清扫,否则根本不可能在那里建立流官统治,郑家刚好留在那里开发。

    台湾的开发程度低,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里的汉民数量太少了。

    原本郑家还能依靠走私绑架从大陆上获得汉民人口,现在郑经成了台湾总督,这买卖自然也黄了。

    否则,天上砸下来一批妖道战傀怎么办?

    郑家此时对李长青是服服帖帖的,李长青向郑家索要大量战船,用来填充大唐帝国新建的海军,郑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李长青也不是空手套白狼,银子还是给了不少的。

    李长青南征北战,战利品缴获的数量可不低,只不过凋敝的工商业使得变现有点困难。

    李长青虽然一直在积极发展工商业,但他上辈子就是一个底层屁民,什么经商管理学,他压根就不会,又不能放宽政策让那些奸商敞开了坑人,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证明,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的人,即便穿越到古代社会,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如今大唐帝国只有一个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军工行业。

    大唐帝国已经高价从欧洲聘请了火器专家,大批量的仿造欧式燧发枪,也就是国人俗称的自生火铳。

    淘汰下来的火绳枪鸟铳,已经成为大唐帝国地方守备军团的标配武器。

    还有部分质量好的鸟铳,改装为燧发枪。

    大唐帝国的军工产业发展如此迅猛,自然跟大唐帝国朝廷的官方订单密不可分。

    大唐帝国不断订购燧发枪和先进的滑膛炮,不光是为了满足近卫军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今后给远征军列装。

    在葛尔丹成为平西大将军的时候,一批批接受了初步筛选的日本浪人和武士,正坐着小船在釜山登陆。

    他们将会在唐国本土接受正规军训练。

    这么做的目地自然是为了完成这些日本武士跟原本家主之间纽带的切割。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