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疯狂的计划

加入书签


  搞定郝忠诚后,李长青又看向阎定军,语重心长的吩咐道:“我这一走,伐清军所有的担子都要扛在你的肩膀上。

  扩编的亲卫营就别让他们做其他耽误时间的事情了,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士卒苗子,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拼命训练即可。

  我们这里缺马,将亲卫营训成骑兵不太现实,但至少要朝着三仗精兵的方向训练。

  我希望我返回的时候,亲卫营的士卒都能人人熟练使用鸟铳、长枪和腰刀作战。

  既可结阵而战,也可散兵混战。

  如果清军大队在我没回来之前围攻潮阳县,你可以自行判断。

  能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把伐清军主力留在潮阳县殿后,带着亲卫营离开。

  你要记住,伐清军只是一个旗号,只要我活着,伐清军覆灭多少回都不会真正消失。

  但亲卫营的士卒经过我秘法加持,对我忠心耿耿,永不背叛,这些人都是我们今后反清的核心班底,要竭尽全力保住。

  如果我知道潮阳县被清军围攻,且能赶得回来的话,我会尽可能的回来帮你。”

  阎定军重重点头,跟郝忠诚一样,身体突然站得笔直,仰面昂首对李长青敬了一个标准举手礼。

  李长青这么安排也有他的苦衷。

  因为李长青深知自己最大的缺陷——不会带兵打仗!

  没错,李长青虽然亲眼目睹了数场战斗,但正因如此,李长青才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熟知的‘四大兵书’与真正的指挥作战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光是最简单的一条——结阵而战的时候,每一名士兵间隔多少,不同兵种需要拉开多远的距离,阵列需要有几个层次,层次之间又需要多远距离……

  这些硬性数据标准,李长青一个都不知道!

  因为这里涉及到不同士兵之间的体力、跑步速度、作战时心理承受能力强弱等因素。

  这里面都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同的战场排兵布阵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没办法套用固定模板。

  恰到好处的距离,既可以让不同兵种间不会互相干扰,还能及时补充上去。

  清军的绿营老兵们,做的就很好,在各级武官的指挥下,面对系统敌军的猛攻,总是可以恰到好处的让鸟铳手齐射杀敌,又能在系统敌军冲上来时,完成长枪兵和鸟铳兵之间的队形替换。

  如果在系统敌军冲上来时,鸟铳兵还在跟长枪兵纠缠之中,整个方阵根本没有硬抗系统敌军的能力,绝对会被一冲而垮!

  现在的李长青算是明白,为何他上辈子历史上的近代西方狂热的推崇排队枪毙战术。

  这不单单是因为密集排枪的威力,同时也有单一简化兵种,在指挥作战时更容易操作的因素。

  步兵全都是燧发枪兵,打仗的时候大家肩并肩往前走,然后打排枪即可,根本不需要考虑不同兵种互相变阵的问题。

  李长青上辈子历史上的那个大清,面对西方列强军队时,结阵而战屡屡被击败,就跟清军阵型变换过于复杂有关系。

  九进十连环战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操作起来却很容易让清军士卒和武官手忙脚乱。

  要是清军士卒个个都是有信仰的战士就罢了,偏偏清军士卒没有达到承担复杂变阵战术的精兵标准。

  那时候登陆的西方士兵,未必单兵素质就比清军强多少,他们的信仰也不见得有多坚定。

  说是死后能见上帝,但有几个人愿意见上帝?

  简单的战术,不光更容易让士卒们进行变阵,同样也能让军官们更方便指挥。

  遍观排队枪毙时代的战术,兵种都能简化到只有骑兵、炮兵、步兵!

  步兵清一色的火枪兵,散兵和线列步兵之间完全可以互相转化,区别只在于一个不列阵一个列阵而已,根本用不着区分兵种。

  如此简单的兵种配备,打仗的时候自然也很简单,火炮先轰击,步兵再押上,骑兵最后收尾或者在期间机动骚扰乃至突袭。

  步兵结阵也无非就是横阵和纵队两大类罢了。

  这才是大道至简!

  也是为何李长青一直致力于将手中的新兵士卒,朝着火枪兵方向训练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