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罢免县令-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远问:“刘大人,朝廷几次拨下救灾粮食,都发下去了吗?”

  “大人,这——”

  “怎么,有什么难处吗?”

  “大人你也看到了,朝廷是拨下了粮食,可是流民百万,那点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混账,就算粮食不够,可是我们都进城了,城外一个帐篷、一个粥棚都没有。”

  “钦差大人,你们在上面,哪里知道咱们的难处,咱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上面还有知州、知府、还有布政使司,大人觉得下官不称职的话,可以去调查,下官自认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心。”

  刘升说话一脸正气,看起来还很刚直。

  “大人,不是咱们大人不尽心,而是粮食从朝廷拨下来,先到省,然后到州,最后才到县,咱们所得,所剩无几,半个月前,咱们就分到一千担粮食,大人放粥,被百姓一哄而抢,咱们——咱们不得不撤了粥棚。”刘升旁边的一个中年男子解说道。

  陈远多看了他一眼,他马上自我介绍:“下官江谌,忝为高柳县县丞,见过钦差大人。”

  刘升道:“大人,你带着圣上的命令来,不必着急,这救灾一事,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办好的。何况,一些刁民,大人何须介意,你看,那个老人,抱着自己的孙子,孙子都要死了,一点眼泪都没有,他们现在,看到什么都吃,树皮都吃,看到什么都抢,还算人吗?都是些暴民,不该同情。”

  陈远听得如鲠在喉。

  刘升面朝天,声情并茂道:“杜陵叟有首诗说,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这难得的景象,大人,你可以多感受感受,呵,至于那些刁民,咱们官员尚且自身难保,哪里管得了他们。”

  他还念起了诗,陈远压住愤怒,瞪着他,徐徐说道:“本官以前在书生看到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哦?”刘升以为钦差被说动,笑道,“大人请说,下官们洗耳恭听。”

  四下官员包括官差等都悄悄聚拢过来,不明白钦差为何突然讲起了故事,忙也做聚精汇神状。

  “故事里说,有一次下大雪,在一间小酒馆里,被困住了三个客人,客人只能喝酒打发时间,那三位酒客,是一位秀才、一个县令,还有一个富绅。眼见大雪弥天漫天,十分壮观,那秀才诗兴大发,便提议各吟一句,凑成一首诗句,大家都说好。”

  大家不知道陈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听陈远继续说。

  “秀才才思敏捷,抢先说:大雪纷纷落地。”

  “那县令也很快想出了下句,便向天上拱了拱手,恭维道:‘都是皇家瑞气!’,随即那富绅士赶紧巴结凑趣说:‘再下三年何妨?’”

  陈远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故意不说,扫视他们问道:“酒馆的角落还有一个农人穿着单薄的冬衣,也接了一句诗,你猜,他接的是什么?”

  刘升愕然道:“一个农夫,能吟得出什么诗句?”

  陈远一本正经地道:“错了,错了,大错特错!这三人所吟诗句,平平无奇,全靠这农夫收尾一句点睛,整首诗才成为千古名句!”

  大家相视大惊,名诗?这个农夫还真有什么才华不成?

  刘升惊奇地道:“只不知这农夫所吟诗句是什么?”

  陈远笑着对他道:“这农夫说:‘放你娘的狗屁!’”

  放你娘的狗屁!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大雪纷纷落地,都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把高层官员不识民间疾苦、还佯做饱学绅士而百姓苦不堪言的官员景象说得惟妙惟肖。

  刘升的脸腾地一下就变成了茄子色儿,羞得几乎无地自容。

  陈远冷冷地一扫众官吏,沉声道:“各位,我奉旨巡视山东,纠察官吏。振济灾民,不是施舍几粒粮米,扮百姓们的再生父母来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你我吃穿用度,尽皆取之于民,百姓们才是你我的衣食父母!这番赈灾,咱们心里要揣着百姓,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忧,做事要用心,更不可寒了百姓的心!现在百姓不思耕种,流民遍野,到了秋季,颗粒无收,坐视百姓饿死,咱们到了秋天,税收哪里来,咱们吃什么?穿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