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快看大黑鱼-第3/4页

加入书签
    腹部和眼斑的银白色就是单晶银材质,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其硬度和韧性并不低,也能抵御海水的腐蚀。

    头部两侧的银色眼斑,就是潜艇的超声波武器,并不用来作战,而是用来探测海况,驱逐航线上的鱼类。

    在潜艇当前的速度下,不提前把其它鱼类吓跑,潜艇相当于每时每刻在做碰撞试验。

    高速碰撞潜艇也吃不消,再强韧的材料在快四百节的速度下也像薯条一样脆弱。

    现在的潜艇,与其说是在海里航行,不如说是在海水飞行。

    梅远智也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虎鲸而不是其它鲸鱼作为仿生对象。

    虎鲸的头部是圆钝型状,形成超空泡效应就需要这样的结构。

    而虎鲸又是鲸鱼里速度最快了,它的身体结构正好符合超导磁流体推进的需要。

    几个腹鳍、背鳍和尾鳍用来作磁场发射装置,刚刚好能维持推进的平衡稳定。

    大自然的造物就是这么神奇,说不出为什么,就是不同的技术结构之间惊人的吻合。

    进入潜艇内部的通道正好就在虎鲸的喷气孔位置,内部比较宽敞,设施的空间占用连舰体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留出了很大的余地作为货仓。

    梅远智一边带路一边讲解,还给梅哲仁传输了潜艇的结构原理。

    包括聚变堆的原理结构,电池组的材料以及电路设计,超导磁流体的工作机制,以及超空泡发生装置,还详细地讲解了外表电离屏蔽层的机制。

    最后连超声波探测和预警装置也没拉下,把整个“大黑鱼”从头到尾讲了个透彻。

    讲完还用一种小朋友希望得到家长认同的眼光看向梅哲仁,这是希望他提点意见。

    梅哲仁还真有点建议可说:“电离屏蔽层能不能跟磁场控制结合起来?另外,单晶银热能传导的部分,能不能与磁场发生装置合并?超声波探测和预警装置有没有余量提升到武器级?”

    两父子也没有管在场的基地工作人员,当场就投射出了设计结构,切磋了起来。

    实践证明姜还是老的辣,梅哲仁经过混沌化后的运算能力,远远地超出了儿子。

    哪怕是知识结构上有些差距,但经过梅远智跟他共享知识库,短短的半小时,梅哲仁就将这些吃透了。

    梅哲仁又提出了许多改进的细节,将潜艇的材料和装置的余量都用上了,让自动化的组装设备马上进行了改进。

    这艘船本来就是成品,只不过是重新回船坞进行海试过后的联调,获得新型质子交换膜之后聚变反应堆需要改装长级。

    现在两父子这么一弄,潜艇的性能又长进了一大截,还被梅哲仁加进去了许多私货。

    潜艇的电离屏蔽层装置功率被加大,可以形成一个等离子体屏蔽圈。

    梅哲仁的说法是,万一以后潜艇浮出水面的时候,超导磁流体推进稍稍改变一下磁场的结构,就能变成超导磁悬浮,那时电离层就是个靶子,而等离子体屏蔽圈可以实现水面隐身。

    又比如潜艇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被梅哲仁加装了一个与他或者梅远智这样的仿生体连通的设备,以期能实现人艇合一。

    以后不管是键盘侠还是部队的关键技术兵种,都会配备仿生体。

    实现人机互动,既可以发挥人类灵活机动的特点,也可以发挥仿生体的算力,将会成为武器系统的一个倍增器。

    最主要的是他留下了一个真气的操作界面,因为不管是磁流体推进还是表面的散热以及超声波系统,都是一个连通的放大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