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还从中分支出盖亚假说等,以地球规模的观点组合环境及生态系统,是最主要的派流……但由于地球上的生物,又会受到太阳风及月球引力等影响,加上一旦发展到包含时间轴或异次元的巨大「世界」时,就不再是以一颗行星就能思考的问题了。包含了回归原点的意义,最近将这个领域再次以「整体」来讨论的场合变得越来越多。
格雷姆林想用巴格吉城这个巨大的试验场来完成的基础理论,就是利用这个整体论的超能力开发。
理论本身很单纯,
正好跟蝴蝶振翅,地球另一端就会产生风暴的蝴蝶效应相反。
正是这种透过「世界规模」的变动产生巨大变化,来借此让手掌产生火焰的技术。
由巨大事物对微小事物产生影响,这种说明或许难以理解。
其实我们经常受到「巨大事物产生的变化」。
比如说相对论。
先不管细节定义如何,只注意「当物体越接近光速,时间流动就会变得越慢」这点。
搭汽车和坐飞机的人,虽然存在小到无法测量的误差,但他们的确生活在「不同的时间」中。
那么,我们将规模放大吧。
地球上跟月球上的人呢?月球上和火星上的人昵?这些人同样因为自转或公转的关系,而生活在「不同速度」的「不同时间」中。
那么,我们将观点放大到整体论的规模。
因大爆炸现象而产生的宇宙,即使是现在也每分每秒地在持续膨胀。当然存在于膨胀宇宙的这些人类,也都在膨胀的「速度」中,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产生的「相对时间」内。
那么,接下来是思考实验。
宇宙虽然持续朝四面八方均衡膨胀,然而若是可以只改变局部的膨胀速度将会如何?
速度变化会造成时间变化。
极其巨大的现象,会使一名渺小人类的时间概念改变。
这毕竟只是举例。
不过,如果能将宇宙整体弯折或揉成一个球,由于那种力量的副作用,也能制造出即使用电子显微镜,也无法观测的极度微观现象。
这种解释是否太拐弯抹角了?
或许有人会想:如果存在能扭曲宇宙膨胀速度的力量,不如就用那种力量,直接毁灭行星或银河就好了。
但整体论的超能力者,仅有「从手掌中产生火焰」这种程度的自觉。以那样的结果来说,即使他们其中有人将某处遥远的银河揉成了一颗球,他们自己也无法得知。就跟搭乘汽车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察觉自己「跟其他人生活在不同时间之中」一样。
因此,若以学园都市的算法来看,根据整体论培养出来的超能力者,很可能只停留在level2或level3的程度。假使现实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事,如果没有半个人察觉,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讽刺的是,那正是量子理论中「零」的概念。
更讽刺的是,学园都市事实上已经做过这件事了。
如果还有人记得一位名为春暖嬉美的少女的存在的话,就会发现,即使是足以生成黑洞的整体论能力者,在学园都市有限的观察能力里也会被划归为level0。
这次「格雷姆林」进行的,就是它的前期阶段。
在实际上制造「整体论超能力者」前,要先进行「一旦扭曲庞大的世界,是否能引起微小超常现象」的实验。
是的。
在巴格吉城举办的格斗大会,「木原」和「格雷姆林」的激烈交锋,科学与魔法的战争。每个行动,都不过只是“看看是否能透过极大规模战斗,产生出极其微观的「变异」?”的程序。
对他们「格雷姆林」而言,学园都市阵营的「制裁」也只是计划的一小片拼图。拥有来自未来观测的瑞斯狄通过事先就知道的「木原」规模,对计划进行了最后调整,以制造出对「格雷姆林」有利的结果。
他所写的剧本甚至连「格雷姆林」阵营都不清楚。因为一旦事前知道了「剧本」,就无法产生原先预期的效果。
根据实战效果从事的超能力开发实验。
若能顺利完成,不止是「最强」,甚至可以制造出全新「组织系统」的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格雷姆林想用巴格吉城这个巨大的试验场来完成的基础理论,就是利用这个整体论的超能力开发。
理论本身很单纯,
正好跟蝴蝶振翅,地球另一端就会产生风暴的蝴蝶效应相反。
正是这种透过「世界规模」的变动产生巨大变化,来借此让手掌产生火焰的技术。
由巨大事物对微小事物产生影响,这种说明或许难以理解。
其实我们经常受到「巨大事物产生的变化」。
比如说相对论。
先不管细节定义如何,只注意「当物体越接近光速,时间流动就会变得越慢」这点。
搭汽车和坐飞机的人,虽然存在小到无法测量的误差,但他们的确生活在「不同的时间」中。
那么,我们将规模放大吧。
地球上跟月球上的人呢?月球上和火星上的人昵?这些人同样因为自转或公转的关系,而生活在「不同速度」的「不同时间」中。
那么,我们将观点放大到整体论的规模。
因大爆炸现象而产生的宇宙,即使是现在也每分每秒地在持续膨胀。当然存在于膨胀宇宙的这些人类,也都在膨胀的「速度」中,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产生的「相对时间」内。
那么,接下来是思考实验。
宇宙虽然持续朝四面八方均衡膨胀,然而若是可以只改变局部的膨胀速度将会如何?
速度变化会造成时间变化。
极其巨大的现象,会使一名渺小人类的时间概念改变。
这毕竟只是举例。
不过,如果能将宇宙整体弯折或揉成一个球,由于那种力量的副作用,也能制造出即使用电子显微镜,也无法观测的极度微观现象。
这种解释是否太拐弯抹角了?
或许有人会想:如果存在能扭曲宇宙膨胀速度的力量,不如就用那种力量,直接毁灭行星或银河就好了。
但整体论的超能力者,仅有「从手掌中产生火焰」这种程度的自觉。以那样的结果来说,即使他们其中有人将某处遥远的银河揉成了一颗球,他们自己也无法得知。就跟搭乘汽车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察觉自己「跟其他人生活在不同时间之中」一样。
因此,若以学园都市的算法来看,根据整体论培养出来的超能力者,很可能只停留在level2或level3的程度。假使现实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事,如果没有半个人察觉,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讽刺的是,那正是量子理论中「零」的概念。
更讽刺的是,学园都市事实上已经做过这件事了。
如果还有人记得一位名为春暖嬉美的少女的存在的话,就会发现,即使是足以生成黑洞的整体论能力者,在学园都市有限的观察能力里也会被划归为level0。
这次「格雷姆林」进行的,就是它的前期阶段。
在实际上制造「整体论超能力者」前,要先进行「一旦扭曲庞大的世界,是否能引起微小超常现象」的实验。
是的。
在巴格吉城举办的格斗大会,「木原」和「格雷姆林」的激烈交锋,科学与魔法的战争。每个行动,都不过只是“看看是否能透过极大规模战斗,产生出极其微观的「变异」?”的程序。
对他们「格雷姆林」而言,学园都市阵营的「制裁」也只是计划的一小片拼图。拥有来自未来观测的瑞斯狄通过事先就知道的「木原」规模,对计划进行了最后调整,以制造出对「格雷姆林」有利的结果。
他所写的剧本甚至连「格雷姆林」阵营都不清楚。因为一旦事前知道了「剧本」,就无法产生原先预期的效果。
根据实战效果从事的超能力开发实验。
若能顺利完成,不止是「最强」,甚至可以制造出全新「组织系统」的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