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回 年关打头腊八意,时近新元百事忙-第3/5页

加入书签
    毕竟佛教的一些理念,也有助于皇帝统治的稳定,被统治者吸收借鉴,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上行下效,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周皇帝对于跟佛教有很深缘分的腊八节,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说起佛教,就要提起释迦牟尼,这个人在腊八节当天,背靠菩提树,喝着汝汁,历经磨练,骨瘦如柴,修炼成道,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个节日定位宗教节日。

    佛教传入中原以后,也就有人在此时祭祀,把佛教和道教相结合,总之这都是人们思想活动中的一种寄托和祈祷。

    其实祭祀文化和图腾,远早于佛教,这才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种古代人类探索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是因为这些神话和外知,吸引后世之人不断创造和发展。

    打破神话,才有了今天的辉煌,预演人定胜天和适应自然。

    佛教传入中原后,不再是它国的文明,加入了很多的古文化,被古文化渲染和熏陶,把古代文明、社会习俗、文化和社会活动都融入了里面,早早变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习俗。

    因此,无所谓从哪里引进,也无所谓出自那里,这就是几千年文明中的一部分,腊八节不是外国节日,也不是佛教节日,现在是地地道道,是约定成俗,带着中国味的传统节日。

    过腊八节,那是因为腊月都进入了农闲时期,这个时候是秋收喜悦过后,春耕来临之际的交替节日。

    谷悽恰在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和小年都是腊月最重要的日子,普天下的人都在祝贺,都在庆祝,都在缅怀和祭祀,都在展望未来。

    何况八就有发的意思,都把最好的果品拿出来熬粥诉说生活的提升,表达对美好日子的向往,到了今天,喝粥不再是梦想,天天如此,天天粥满堂。

    杜甫说:“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腊八节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日子,只有文化才可将人类文明诉说,也只有文字才可把历史记载清楚,腊八节发展到今天有着深渊的历史情怀。

    尤其是牧民者万丈要懂得这是结果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历练,留存至今的一个习俗,有很多的华夏意味。

    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做好一个治理百姓的官,甚至是统御天下的皇帝。

    那么对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承,就不得不重视起来,并且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哪怕只是一个历史拐了弯的红楼世界。他有些已经刻进九州人血脉的文化影响,那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所以练兵之余,贾某人也抽出了一时间,仔细认真的了解过大周朝廷每年的祭祀大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上一次冬至祭天大典的威力,贾某人已经见识过了!

    临近这两天的腊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每年在这上面搞事情的家伙,并不在少数!

    有吹捧祥瑞,瑞雪兆丰年的阿谀奉承,也有趁机搞事儿,影响来年一些政策的投机者们,在暗中准备发力!

    这几日,整个荣宁二府也是热闹的不行。有王熙凤带着头,秦可卿和尤氏一起协助,早就在几天前,已经开始准备着过年的一些相关事宜了!

    往年里这些事儿都是交于王夫人打理的,王熙凤只是打个下手。今年倒是由着凤奶奶拔头筹了!

    腊月一到贾府就要开始准备年货,寓意年年有余。

    那一日的梅花宴会,也不过是过年前的一次小预热,忙里偷闲的,闹了那么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