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余音淼淼红楼终-第2/3页

加入书签
  臣属明确地告诉皇帝,如果津门和松江没有将每年的定例银子送来,禁军的饷银都发不下来,何况什么开拔费?

  没有饷银,京城兵马会不会哗变都不好说呢。

  但更大的旋涡来了。

  各地军官纷纷上奏,声称陈昭为国尽忠,皇帝为何要在杀太子之后矛头指向他。

  天下人这才发现,陈昭这二十年来,已经积攒了无数人才。

  那些南洋杀戮敌人的豪杰去了军中,那些在海上积累金山银海的做了吏官,还有数不清的工坊、工人,各种效率奇高的机器……

  无数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无匹的体系。

  这个体系背后牵扯到什么样的势力,大家本来不知道,现在明白过来了,如今天下最显赫的将门,最豪富的巨商,都和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密切关系,一动全动,天下皆乱。

  津门和身后利益集团到现在发达的这么厉害,从士绅那边虎口夺食,抢下多少东西,如果陈昭一倒,文官集团肯定要清算回来,难道现在这么多的钱财田土,还有这威风八面的权势都要烟消云散?

  利益攸关,大家的立场马上就统一了起来。

  大家的奏疏都是一个态度,为何陈昭这样的重臣会离京,为何皇帝会仿效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谁是张九龄,谁是李林甫,谁又是日渐昏庸的唐玄宗……

  请朝廷彻查言辞都是谦卑恳切,但奏疏里的意思很明白,朝廷如果不给个说法的话,那大家恐怕也做不安心了,不安心的话,控制不住的部队,会出现什么事情,那就不好说了。

  “跟着夫君这么多年,没想到他真的算无遗策。”

  林黛玉私下和薛宝钗说道。

  到了这个位置,如果说陈昭没有一定的准备也不可能,所以他一旦做出决定,天底下就真的没有能挡住他的。

  陈昭在京津的布置相当的周密,在京师之内就有一千铁甲骑兵护送,到达天津卫的时候,城内立刻是群情涌动,头面人物纷纷出迎,值得注意的是,知府、同知、参将、兵备道吗,大小官员和富贵人物都是出迎。

  津门卫是陈昭的城市,在这里长期保持着一支舰队,其中炮舰就有三艘,全大周的火炮都不能与之抗衡。

  更不用说依托正非银行的护卫队足足两万人。

  更不用说,天下的海军都在陈昭掌握之中,随时可以调遣数万数十万精锐过来。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陈昭这才坐在书房之中,唤来黛玉、宝钗、探春等妻妾,一脸微笑着说道:“我本来只想和你们富贵一生,却没想到皇帝居然走到这一步!”

  黛玉坚定地道:“妾身必定追随夫君,百死不悔。”

  宝钗、探春也都点头。

  文官体系本来以为,这是他们的机会,他们重新开始夺回国家权利和舆论。

  结果陈昭迅速作出应对,文官们的动作在刀剑和金银面前不值一提,凡是做出明确表态站在陈昭对立面的官员都在一个月内破产,其他官员顿时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多说了。

  孝德帝终于发现,威风二十年的皇帝,居然成了没有爪牙的老虎。

  无奈之下,孝德帝只能向陈昭妥协。

  被关在监狱的大臣们全都无罪释放,送到津门了事。

  而陈昭被封为津门郡王,在津门养病休息,开津王幕府。

  同时被称作“铁齿铜牙”的陈昭属下,举人纪昀纪晓岚,被安排进了内阁,排名第三。

  另一个属下,举人出身的程日兴则担任工部侍郎,亦有上朝资格。

  两人作为津门幕府在京城的代言人,没有他二人同意,任何利益相关的议题和政策都不可能通过。

  津门成为大周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接下来的日子,孝德帝因为年事已高,常年累月的服用丹药,加上从千古一帝的高位上跌落,身体彻底垮了下来。

  于是孝德二十一年,天子驾崩,太子登基之后,改元顺津,在内外压力之下迎津门郡王陈昭入京,总览军国大事。

  顺津二年,津门郡王陈昭亲统大军,两路并进扫荡北地,占据整个东北平原,并以流民、逃民、饥民、无田佃户、冗余漕工填镇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