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当官的都是聪明人,这飙演技的本事可比什么打篮球的,踢足球的强多了,一瞬间眼泪纵横,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虽说陈昭拿捏的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但是却对他的官声影响巨大。
恩公之女沦落,他这个金陵知府视而不见,简直是心如蛇蝎。
典型的白眼狼啊。
这样的官员,谁敢和他亲近?
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贾雨村非但官当不成,只怕士林之中,也没有他的存在的根基了。
陈昭却是淡淡一笑。
身子动也不动,口中却道:“贾知府这是做什么?若是这可怜的女子能够在知府大人的帮助下找到父母,岂不是美事一桩?贾知府可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
陈昭说出这番话,贾雨村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陈昭不打算继续追究了。
只要自己将功补过,亡羊补牢,将甄家夫妇请进京城,一家重聚,那陈昭便既往不咎了。
那贾雨村还能说什么?
连忙道:“陈大人放心,下官回去之后,毕竟竭尽全力,将恩公夫妇请上京城。”
“贾知府正是菩萨心肠啊!”
陈昭赞叹道,随即道:“这壶茶,请知府大人慢慢品尝吧,账已结了,学生先告退了。”
说完,长身而起,踏步离开。
上马车之前,陈昭看了一下晴天白云,自嘲一笑。
现如今,自己倒成了红楼众人的后勤部长了。
不是帮宝钗教育兄长,就是帮探春收拾弟弟,如今还帮香菱找回父母。
自己简直是大周朝的包青天啊。
“就当为了自己念头通达吧。”陈昭哈哈一笑,上马回府。
……
七月的政事堂,朝会已过,政事堂诸公和六部尚书正在议政,有小宦官将文渊阁那边批转过来的奏本抬入。
阁臣们按照上面的批红进行处置,不时的询问六部那边具体的情况,偶尔闲聊几句,气氛颇为的融洽。
政事堂宰相、内阁大学士,由户部尚书升入内阁的徐元梦拿起一本奏疏,摇头笑着说道:
“诸位,施文贤又上奏疏了,要求清查常州李府侵占百姓田土一事。”
处理政务的众人都是抬头,彼此对视了眼,都是摇头笑了,即将升任首辅宰相的田从典将手中的奏本放下,开口说道:
“这施文贤,还真是穷究不放,这是第几次了?”
边上一个内阁中书连忙起身回答说道:
“回田阁老,这是第九封了。”屋中诸人又是笑。
若说从太上皇到今上这几十年,大周朝排名人榜的话,这个施文贤绝对榜上有名。
这个施文贤,原名施世纶,字文贤,乃是当年投降爱新觉罗部的水军骁将施琅次子。
本来大周太祖建国之后,对那些曾投降建奴的汉臣打击批判,贬为奴籍,三代不可参加科举。
不过这个施世纶确实大有出息的,从一个小吏起身,一路为朝廷做出了极大贡献,最终让太上皇解除了奴籍,连续提拔他,将他从一个奴籍吏员,提拔为知县、州判官、户部主事,最终成为应天省的从三品参政道。
此时施世纶已经六十多岁,按理说这个时候该乞骸骨,可他不愿意,针对常州李府不断上奏。
原来施世纶出身奴籍,所以一直坚持抑制豪强,裁抑兼田,而应天省又是大周兼并最厉害,豪强势力最大的地方。
而应天省兼并土地最厉害的还不是什么四大家族,也不是江南甄家,而是常州李家。
这李家不是别人,而是太上皇时期的大周宰相、理学宗师李光地。
李光地本是闽人,因父亲追随大周太祖而迁居常州。
这李光地在太上皇三十八年告老还乡,在他家名下的田产共有五十多万亩,他家还将托庇于李家的田地全部吞下,一口不出。
施世纶到任之后,状告李家侵占田地的人络绎不绝,施世纶便摩拳擦掌,准备彻查李家。
但李光地当了十几年的大周宰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太上皇也看重李光地,所以施世纶被撤职。
孝德帝继位,站稳脚跟之后,便重新启用施世纶,并把他放在应天,就是想让他严厉打击豪强,裁抑兼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虽说陈昭拿捏的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但是却对他的官声影响巨大。
恩公之女沦落,他这个金陵知府视而不见,简直是心如蛇蝎。
典型的白眼狼啊。
这样的官员,谁敢和他亲近?
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贾雨村非但官当不成,只怕士林之中,也没有他的存在的根基了。
陈昭却是淡淡一笑。
身子动也不动,口中却道:“贾知府这是做什么?若是这可怜的女子能够在知府大人的帮助下找到父母,岂不是美事一桩?贾知府可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
陈昭说出这番话,贾雨村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陈昭不打算继续追究了。
只要自己将功补过,亡羊补牢,将甄家夫妇请进京城,一家重聚,那陈昭便既往不咎了。
那贾雨村还能说什么?
连忙道:“陈大人放心,下官回去之后,毕竟竭尽全力,将恩公夫妇请上京城。”
“贾知府正是菩萨心肠啊!”
陈昭赞叹道,随即道:“这壶茶,请知府大人慢慢品尝吧,账已结了,学生先告退了。”
说完,长身而起,踏步离开。
上马车之前,陈昭看了一下晴天白云,自嘲一笑。
现如今,自己倒成了红楼众人的后勤部长了。
不是帮宝钗教育兄长,就是帮探春收拾弟弟,如今还帮香菱找回父母。
自己简直是大周朝的包青天啊。
“就当为了自己念头通达吧。”陈昭哈哈一笑,上马回府。
……
七月的政事堂,朝会已过,政事堂诸公和六部尚书正在议政,有小宦官将文渊阁那边批转过来的奏本抬入。
阁臣们按照上面的批红进行处置,不时的询问六部那边具体的情况,偶尔闲聊几句,气氛颇为的融洽。
政事堂宰相、内阁大学士,由户部尚书升入内阁的徐元梦拿起一本奏疏,摇头笑着说道:
“诸位,施文贤又上奏疏了,要求清查常州李府侵占百姓田土一事。”
处理政务的众人都是抬头,彼此对视了眼,都是摇头笑了,即将升任首辅宰相的田从典将手中的奏本放下,开口说道:
“这施文贤,还真是穷究不放,这是第几次了?”
边上一个内阁中书连忙起身回答说道:
“回田阁老,这是第九封了。”屋中诸人又是笑。
若说从太上皇到今上这几十年,大周朝排名人榜的话,这个施文贤绝对榜上有名。
这个施文贤,原名施世纶,字文贤,乃是当年投降爱新觉罗部的水军骁将施琅次子。
本来大周太祖建国之后,对那些曾投降建奴的汉臣打击批判,贬为奴籍,三代不可参加科举。
不过这个施世纶确实大有出息的,从一个小吏起身,一路为朝廷做出了极大贡献,最终让太上皇解除了奴籍,连续提拔他,将他从一个奴籍吏员,提拔为知县、州判官、户部主事,最终成为应天省的从三品参政道。
此时施世纶已经六十多岁,按理说这个时候该乞骸骨,可他不愿意,针对常州李府不断上奏。
原来施世纶出身奴籍,所以一直坚持抑制豪强,裁抑兼田,而应天省又是大周兼并最厉害,豪强势力最大的地方。
而应天省兼并土地最厉害的还不是什么四大家族,也不是江南甄家,而是常州李家。
这李家不是别人,而是太上皇时期的大周宰相、理学宗师李光地。
李光地本是闽人,因父亲追随大周太祖而迁居常州。
这李光地在太上皇三十八年告老还乡,在他家名下的田产共有五十多万亩,他家还将托庇于李家的田地全部吞下,一口不出。
施世纶到任之后,状告李家侵占田地的人络绎不绝,施世纶便摩拳擦掌,准备彻查李家。
但李光地当了十几年的大周宰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太上皇也看重李光地,所以施世纶被撤职。
孝德帝继位,站稳脚跟之后,便重新启用施世纶,并把他放在应天,就是想让他严厉打击豪强,裁抑兼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