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村中往事-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们这些年轻人,只看到了那一双被打废了的新鞋子,却根本看不上这套拳法。

  那个时候,两位老人都是七十多岁的年纪,却依然能够打拳,而且身体素质那么好,这放到现代社会,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追捧。

  可在那个年代,连吃饱饭都是个大问题,又有谁会去在乎拳脚,特别是元志山,他学习成绩好,在整个县里都名列前茅,更是看不上这拳把式。

  据说,从那之后,老元家的那两位老人,就再也没有打过拳,至于说传给下一代,他们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提起过。

  老元家是如此,老王家想来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从此,王家庄的拳把式彻底失传!

  元志山他们这些人,现在都已经上了岁数,每当说起这事,都是一脸的唏嘘不已。

  “确实是挺可惜的!”

  元晟一边说着,一边又给刘宝庆递过去了一根烟:

  “我听我爸说过,当时那两位老爷爷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的很,他们挑着担子去卖帽签。

  每次都是天不亮就走,卖完之后回来,都不到中午,这来回可是一百四十多里地呢!”

  刘宝庆接过元晟递过来的烟,点上抽了一口:

  “四叔跟七叔这一辈子,真的可以说是没病没灾的,临走的时候身体都还挺硬朗!

  他们练了一辈子的拳,身子骨好的很,可惜了,那一套拳把式是彻底失传了!”

  其实不只是拳把式,村里老李家的老木匠,那一手的木匠活现在同样是彻底失传了。

  老木匠家的孩子,跟元志山是同龄人,根本就没打算学木匠活,直到老木匠去世,老李家也没有一个人真正学过木匠活。

  据说,老木匠当年为了让他儿子学木匠活,可是拎着棍子满村子的追着他儿子打,可他儿子根本就不学,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不只是木匠活,还有村里木雕根雕的手艺,现在差不多也是属于失传的。

  老王家的那位老爷子,这木雕根雕的手艺,简直是出神入化,元晟小的时候,就经常在那位老爷子家里看着他搞木雕。

  老爷子的手艺,倒是传给了他儿子,他儿子学是学了,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当年地里的活又那么多,也就是学了个毛皮。

  元晟可是记得,当年老爷子去世之后,有人专门来收购他留下来的那些木雕根雕,最后被卖了二十多万。

  不只是这些,村里人以前可都是种地的好手,不管是种粮食还是种蔬菜,或者是种棉花,以及枣树跟其他的水果。

  但是到了现在,村里还有几个人在种地?也就是元志山他们这一辈的人,还有那么几个人,留在村里照管这自己家里的土地。

  年轻一代没人种地,因为种地不挣钱还特别累,而上一代的人年龄都在那里,要么跟着去了城里,要么在家干点别的。

  如今村里的土地,已经没有人再去种棉花,果树跟枣树也很少,大多是粮食跟白蜡树。

  可以说,王家庄是全方位的在没落,那些祖传的手艺在失传,现在年轻一代又大规模的进城,村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村里的那些老人,也在慢慢的逝去,元晟以前,特别喜欢听他们讲以前的往事。

  特别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平时一帮老爷子聚在一起喝茶,元晟只要有机会,就会去询问他们年轻时候经历的那些事情。

  特别是关于打仗的事情,元晟是百听不厌,除了这些,还有那个年代的那些有趣故事,元晟同样都会仔细询问。

  村里的年轻一代里,也就是元晟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特别是在高中那会儿,一到假期,元晟就会去找这些老人打听几十年前的事情。

  特别是六七十年前的事情,还有打仗时期的事情,元晟都把这些给仔细的整理过。

  只是这么一个不大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各种势力鱼龙混杂,一个村里都有四五个势力的存在。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这也是老一辈的人很多都会用枪的原因。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都是这些老一辈的亲身经历,在他们的口中,所有人都是为了活下去,而在拼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