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旧地-第3/6页

加入书签
        皇帝在北巡,走之前已经将一般事务的处置权交给了内阁,内阁全体通过决议便可以直接施行,难以协同的便快马驰送,一些重大军国要务和人事任命,则由内阁书写节略之后再票拟呈递。

        三年下来,铁慈的脾性和理政风格,内阁已经很熟悉,简奚则更熟悉,堆成山高的奏章在她手下很快就便矮了下去。

        通过的折子在左边,堆成一大堆。

        留中的和不能通过的在右边,大约有十几本。

        简奚的工作告一段落,她凝视着右边,眼神中有微微的忧虑。

        这些折子,多半来自太师和她派系的臣子。

        有些是人员调动,有些是弹劾朝臣,更多的是施政建议。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没有通过。

        这和简奚自己的意思无关,这自然是陛下的旨意,也是这一年来太师派系的折子经常获得的不能明言的待遇。

        就好比铁慈这次北巡,也事先和她说过,关于太师方面上呈的折子,送过来一律留中,等她北巡回去再说。

        就简奚自己来看,她觉得陛下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前两年还好,这两年,太师大乾学院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激进,而随着他们越来越多进入朝廷,这种激进的风气也渐渐影响裹挟了很多年轻臣子。他们针砭时弊,慷慨激昂,不断在朝议廷议中痛斥朝廷和陛下之过,提出种种改革要求。

        简奚哗啦啦翻着折子,皱眉看着这群被称为“学院派”的臣子,竟然已经把苗头指向了贺太傅,说他把持朝政,勾连内阁,有不臣之心。说他出身不纯,和唐王余孽有勾结,未来必将不利于朝廷云云。

        这简直是欲加之罪。

        但简奚觉得,真正让陛下最为抗拒的,应该是学院派对军队也多有指摘,这两年不断有人弹劾狄一苇好大喜功,虚耗国力,现今大乾和大奉两国议和,战事已平,永平军还在不断扩军,狄一苇有不臣之心。

        又说九边大将驻边多年,应该和京中换防。

        而京中一切太平,盛都大营当年叛乱,被屠戮了一半,所谓兵戈害国,就不该再重新组建,庞大的军备费用,尤其京畿军队装备精良,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事实上盛都深处内陆,应该是最安全的地域,盛都不断的征兵养兵,劳民伤财,而穷兵黩武之国,必将衰败云云。

        但同时大乾学院的臣子,又在不断和朝廷索要各种扶持和补贴,索要各种珍稀材料,索要各处的珍贵矿藏,每次哪里发现有珍贵矿产,学院派的臣子冲得最快。

        陛下一向重视文治,对大乾学院和大乾其余书院一向都不遗余力地扶持,但给了大乾学院,别的书院不给就不行,一旦都索取无度,这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所以这两年,陛下特地令内阁拟了条例,对于所有学院书院的扶持政策,做了专门的细化规定,但饶是如此,大乾学院因为学科的细分和特殊,获得的资源和扶持,依旧还是最多的。

        简奚翻着那一堆留中的折子,心想怎么觉得,学院派有种越来越心急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