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大案(为饼甘啊啊加更二)-第2/3页

加入书签
        只是徐阶与严嵩简直是两个风格。

        严嵩这一党京察。几乎将朝廷弄成了严党的一言堂,敢说一句反对的人都没有。但是徐阶却号称秉公无私。都是按照朝廷规章制度来办  ,不徇私情。狠狠地刷新一遍吏治,固然刷下不少严党的人,但徐党之中不肖之辈,也刷下来不少。

        挑出来的都是下面合格的人才,没有特别关注谁是谁的人。

        大量提拔了一些,没有背景但有能力的人。

        如此一来,徐阶的名声比严嵩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天下都将徐阶视为贤相,其实周梦臣看过京察的名单。就知道,徐阶还是暗中做了一些手脚的,对自己有人一些照顾。

        不过,比起严嵩非我党不用的霸道猖狂之极。徐阶一点点小动作,在吃相上好看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徐阶也达到了严嵩同样的效果。

        严嵩或者说严世蕃的思路是打击掉所有的异己,觉得剩下的人都是自己人了。而徐阶做得更高明。他没有专门说提拔自己的人,是的沉沦下僚之中的有能力者,定然不是徐阶的人。毕竟是徐阶的人早就提拔了。而是以为朝廷取才之名,将这些人提拔上来。但是这些人经过徐阶的手提拔上来,知道没有徐阶的提拔,就没有他们今天,更不要说,朝廷上争斗激烈,从下上来的人很难不站队。

        那么他们站谁的队,自然是徐阶的。

        同样,即便这些人之中,真有一些人秉承忠于陛下,不结党营私的想法。他们对徐阶也是会有好感的。这种好感在关键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说,徐阶其实也做到。满朝都是自己人局面。不过,六部尚书的去留,还需要斟酌。

        如果说,前两次大案都是对准严党核心,严嵩与严世蕃。而辽东案就是对准了兵部尚书杨顺;事实也很顺利。杨顺罢免的消息,周梦臣也是刚刚收到的。

        郑晓当上了兵部尚书。郑晓也是嘉靖二年进士,乃是徐阶的同年。杨博败给这位老先生,也是很无奈。

        不过,他不知道内情。也是杨博告诉他,他才知道内情的。

        杨博的言外之意也很好理解,周梦臣也明白,其实军中贪腐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不能说,是卫所军中,有意贪腐,而是军中将领的必然行为,就好像周尚文在的时候,举大同镇之力,养数万精骑。

        可以说,其中各种钱都有,灰的白的,如果用贪腐问责周尚文,那是一问一个准。决计是没有问题的。而其他将领并没有周尚文的威望,可以不鸟文官,想要自己做事妥当,必须准备一分孝敬的钱,上下打点。

        这都是惯例。

        周梦臣之所以改革军制也是因为如此,毕竟好的制度,让贪得无厌之辈,也不敢贪污,而坏的制度,让清白的人,也不得不贪污。

        但是,这毕竟不是明末,很多事情都是有分寸的。杨顺不是别人。他也是在边臣上一步步升上去的。说杨顺不会打仗,不懂边事,这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说杨顺不懂做官,不懂官场潜规则,不了解官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那就是扯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