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同精骑-第2/3页

加入书签
        从数字上来看,每一次明军都是聚集了优势兵力攻打倭寇,但是实际上与事实相反,因为优势兵力大多是纸面上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俞大猷等几位将军,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以少敌多,以弱胜强。

        俞大猷对自己麾下是有十足的信心。只是让他最无奈的,不是这些士卒的精气神。而是这些人的装备。

        一匹高头大马,在塞上也要十几两。而在江南更是五六十两,甚至五六十两也是有价无市,如果不是因为河朔省的建立,大明拥有了牧马地,从而让整个大明的马匹价格都在下降趋势,放在几年之前,一百两都拿不下来。

        不过,这些战马都是军中配发的。是从蒙古人哪里抢来的,并没有算过钱。

        然后再加上盔甲。

        这些盔甲,都是朔州军器监出品的,以皮革与甲片镶嵌在一起。比起一些扎甲,防御力要弱一点,比后世胸甲骑兵要好上一点。但是整体上来,却也是不错的,毕竟这些甲片都是用蒸汽锤砸出来的,质量还是能够保证的。

        在加上长刀,手铳。已经其他大大小小零件。有些是朝廷配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这些士卒自己装备的。

        毕竟,这些大同老卒,有三年从军经历,不敢说,一场不拉的打了所有对土默特的战役,但是最多缺席一两场而已,要知道,白登之战,玉林之战,朔州之战,青城之战,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事,周梦臣发下去的赏银,少说也有一百多万两银子,再加上分田等等。

        只要从一系列战役活下来了,不敢说多富裕,最少攒了几十两银子的家私,家中也有百余亩的土地。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他们的营生。再加上大同书院与朔州监的联合之下,搞出一些大大小小的火器。

        这些老卒们,从不吝啬在女人与武器上面花钱。

        再加上,很多武器在原产地是一个价格,以朔州监与大同军方的关系,士卒卖武器,自然是走内部价,但是这个价格要在江南卖到的话,非翻上几翻不可。

        于是,俞大猷判断,这每一个人身上武器马匹加起来,二百两下不来。

        如何,不让俞大猷内心之中酸溜溜的。

        一人二百两,三千骑就是六十万两。给俞大猷六十万两,他能练出十万大军。什么倭寇何足挂齿。

        其实任何时候都钱的问题,战争也是一样。倭寇的武士刀虽然厉害,但是最容易对付的办法,不是鸳鸯阵,也不是让创什么武技破倭刀,而是给士卒一人配一身甲胄,任他什么武士刀,都无济于事。

        但是为什么没有用?

        甚至大多数江南明军甲胄数量都是不多,否则也不会有倭刀凶残的名声,甚至瓦氏夫人的狼兵,名声在江南很坏,就是赵文华他们昧了狼兵的赏钱,狼兵千里迢迢来江南,说是为了朝廷效力,但其实也就是为了赚赏钱。甚至狼兵的雇佣兵性质,不是国家经制之兵,连抚恤都不多。甚至于没有,军饷也没有,只有赏钱,一个倭寇人头多少钱,结果这还打折扣。狼兵岂能不乱。既然上面不给,他们自己去江南百姓哪里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