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风靡天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太子立即传令,道:“将孤的所有衣服都换成这种布料。”

        太子身边的侍女,面露难色。说道:“殿下,殿下很多礼服都不能用这种布料-----”

        太子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眉头轻轻一挤。这个侍女立即跪下来,说道:“奴婢知道。”

        太子随即点点头,说道:“好生做便是了。”随即大步走开,去见高拱了。陛下的一言一行,太子都要复述给高师傅,听听高师傅是怎么想的。

        这一件事情对太子来说,仅仅是一件小事。

        但影响却是很大的。

        一时间,太子身上所有秋冬服色,全部换成了这种布料。也让薛夫人很是费心,甚至从江南请来好几个绣娘。研究如何在薛料上绣龙。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总之,随着太子这个最佳带货。

        在嘉靖三十三年,薛料作为一种达官贵人才会用的衣料,迅速火爆起来。

        从一开始定价二三两一匹,到后来十两一匹,乃至有更多。毕竟,大明的财富两极分化很严重。比如周梦臣,数万两的身价在普通百姓看来,是高不可攀。但是北京城中,根本排不上号。

        如果放在江南,更是排不上号了。

        对他们来说,不管是一两一匹,还是十两一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这种奢侈品要给各种销售渠道很大的分润,但是周梦臣手中也是立即回笼了一大批的资金。甚至让周梦臣有一种将这种生意长长久久做下去的想法。

        不过,周梦臣很明白。这种奢侈品对于商人来说,更赚钱。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却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宗商品。真正能够普及大众的商品。

        周梦臣想了想就给北京写了一封书信,让薛夫人回大同。让她想办法精挑细选,从羊毛之中选出品质最好的羊毛。或者干脆是羊绒,与最好地棉花一起纺织,造出真正的上品薛料。

        毕竟而今所谓的薛料,仅仅占了一些特性上的便宜。比如保暖,塑型的效果。但是真要说起来。薛料是比不上江南丝绸的。

        大同纺织业也需要一个拳头产品。

        随即周梦臣又将杨继盛招来。秋收将至,周梦臣不如之前那么关注了。但还是要问一问的。

        杨继盛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总结道:“今年,去年还有一些结余,加上今年的新粮,大概有一百万石的结余。另外,因为大同丰收。还有晋商持续不断的用粮食与鞑子交易。大同境内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最低的时候,五百文一石,最高的时候也不过六百文,比起河北那边要好多了,另外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去年一年,大概有十万人在大同境内落户。官府精力有限,这还是落户的。有些黑户。也是不知道,我听徐师爷说过,大同青楼之中,多了一些河北口音的佳人。”

        周梦臣一时间有些沉默。却也没有办法。

        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有万全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