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行云流水

加入书签


  虽然刘牧樵口吐莲花,说得头头是道。kan但杜小平只信一半,因为,这个患者是自己收治的,必须对他负责。

  他同意刘牧樵进行第二次清创缝合,但是,他必须看着他做。

  他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伤口能不能缝合,行家一看,快30年行医经验,缝不缝得还是能够辨别。

  二是,他要看一下刘牧樵外科能力。

  作为老资格的主任医生,一个清创缝合可以清楚看出对方的外科综合能力。

  清创缝合非常能反映外科水平。

  刀功、止血技能、解剖层次、清除坏死组织,缝合技能,等等,所有的外科技能,大致上就能判断出来。

  有些医院招聘,会选择一台胃次全手术来考察应聘者的手术能力,而大型综合医院,他们不考胃次全,而是要应聘者做一个清创缝合,外科技能一目了然。

  今天,杜小平就想看看刘牧樵的真实水平。

  对于刘牧樵本人,杜小平不担心他和自己抢饭碗,他是神经内科的主任人选,刘牧樵是传奇人物,只要他做不了胰头癌手术,就不怕他影响自己的前途。

  要说刘牧樵能够做胰头癌手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因为,这种手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你拿再多的动物做实验,也不可能模拟出胰头癌。

  刘牧樵在实习生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来到了床旁,他们准备不在麻醉下动手术。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刘牧樵决定用一支安定,再用马醉木树脂,这样谁也不会说他会催眠术了。

  杜小平主动承担一助,这样,可以有一个最佳的视野观察刘牧樵的每一个操作。

  打开伤口,用酒精棉球擦拭了几次伤口。

  他不用双氧水,也不用络合碘,他喜欢用75的酒精。

  擦干净以后,接着,他开始修剪、切除、止血……

  一连贯的动作,既娴熟,又环环相扣,没一丝拖泥带水,似乎是一个老专家在示范手术。

  杜小平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背上发凉,越看越是心灰意冷。

  人家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再怎么在动物身上做试验,练到这个程度,3个月?3年也不行!

  也许30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想想自己,经过多少努力,经过多长时间的磨砺,到现在,和刘牧樵比较,真的不能自满啊,有差距啊。

  看得出来,刘牧樵已经是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了,他只需要再经过2、3年时间在病人身上,每种手术做一两次,他将超过安泰医院的任何一个人。

  杜小平颓废得很,黯然地回到了办公室。

  “你这是怎么啦,老杜。”胡伯龙看着憔悴的杜小平,疑惑地问。

  “刘牧樵。”

  “刘牧樵怎么啦?”

  “他换药。”

  “老杜,你讲明白点,没听懂。”

  “刘牧樵不是来实习的,他是来砸场子的。”

  “怎么可能呢?老杜,你别这样想,他是有天赋,但是,他仅仅是一个做了3个月动物实验的实习生,怎么可能来砸场子?”胡伯龙笑了,接着说,“你别太夸张!”

  杜小平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人,然后叹了一口气,说:“你们没有见过他做清创缝合,在座的,没有任何人,在外科的基本功上可以和他比,那简直是大专家,大教授,每一步,每一环节,都是非常完美的。看着他清创缝合,简直是一场表演,是一种享受,啧啧,你们不服,就请他换一次药,我是服了,我今后也不想争强好胜了。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他说完,很长时间没人说话。

  都在问,真的假的?

  谁都知道杜小平的性格,这个人,在技术上从不认输,为人也比较高调,连他都认输了,那个刘牧樵就真的有几分可怕了。

  “老胡啊,要不,你把他留在普外吧,把胰头癌手术传授给他,我估计,2、3年,最多4、5年,别说我了,你和孙涛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胡伯龙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老杜,你别有这样的心态,你我,还有你们几个,20年之内,刘牧樵要超越,只有一个字,难。确实,他可能在动物身上做过很多实验,加上他天赋不错,但是,临床上千变万化,没有一定的病例积累,要超过我们,呵呵,不可能的,真的,我说的是综合能力,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