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海盗难治,根在官绅-第2/2页

加入书签
  袁崇焕再度思考一会,方回道:“陛下,海盗、海商难分家。”

  这话倒一针见血!

  见朱慈炫没回应,袁崇焕继续道:“海盗难治,根在官绅。朝廷欲取海贸之利,当先清理官场腐败之风,打击不良缙绅,令海盗、海商无所可依。”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拱手道:“陛下,只要掐住货源,海盗必成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必败无疑。”

  虽然他语不惊人誓不休,但说到了关键点。

  从郑成功到郑经,最后到郑克塽投降,根本原因是清廷掐住死点——迁界禁海之策。

  这损敌一千自损一万的策略,朱慈炫当然不会采用,与他移明南下的策略相违背。

  “平身吧。”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袁崇焕的命运。

  “谢陛下隆恩。”袁崇焕闻言大喜,但表情表现得很恰当,不像之前那般无状。

  王承恩会意,搬了一张椅子给他坐。

  袁崇焕再次谢恩,坐下后没放大话,低眉敛目。

  “诸卿,福建如何处置?”

  朱慈炫说这话时,眼睛看着孙承宗。

  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目光都落孙承宗身上,没有抢先开口。

  讨论福建的背景,大家都清楚。

  孙承宗早有所思,听问就回道:“陛下,浅尝辄止,动静不宜过大。”

  “详述之。”

  孙承宗领命,侃侃而谈。

  “陛下,山东新政刚开始,虽无异声,但若无强军坐镇,出现不忍言之事也未可知。

  “况且,南直隶解决在即,开展新政必牵制朝廷很大精力,强军驻守是新政顺利的保证。

  “再加建奴来袭,西南未平,陕西、山西和河南旱情也得兼顾。而我们精锐之军少之又少,战线不宜拉得太长。”

  对解决福建,朱慈炫没那么急,但若能一举全歼海盗、倭寇,却是皇家插手福建事务的好机会。

  更何况,朱慈炫早瞄上大员岛,搞得好,至少解决两百万移民。

  这个好时机放弃,他有所不甘,可孙承宗分析得也很有理。

  总之一句话: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蛋的。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