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没比较就没伤害

加入书签


  正如朱慈炫所料。

  曲阜孔府通奴贩粮一案早颁布天下,对查实严惩的结果,大家都有心理预期。

  有心者正在登州旁听公审,剩下的缙绅、读书人,只是唏嘘一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德、鲁两藩的处罚,更是掀不起一点浪花。

  按大明文官的德性,对藩王的惩处,大家都乐见其成,拍手称快。

  读书人和缙绅集团当然也不例外。

  晚一日颁布的那道圣旨,才是他们的焦点所在。

  对官吏一体化考试,读书人们皆吃得透透的,录用者从最基层做起,但升迁空间却是巨大。

  只要能力足够,只要政绩突出,别说进内阁为辅臣,连进上书房都有可能。

  你看茅元仪他们,也只是举人出身,但因能力突出,被乾圣帝简拨于阡陌中,成了上书房重臣。

  这也是许多举子,被取消会试资格没反弹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看得出,乾圣帝对科举抡才不感冒,同进士不说,就是进士,哪怕是状元,都未必会得重用。

  唯才是举!

  这是乾圣帝的用人之道,大家对此都十分赞赏。

  不声不响间,很多举子放弃会试,转而参加官吏一体化考试。

  山东的考不过,不是还有南直隶的嘛。

  据说,坊间已在传闻,北直隶已有官绅上书,主动要求实行新政。

  机会多多啊!

  可师爷考核为官的圣旨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从宫中传出的消息看,师爷为官基本以州县主辅官起步,像刑名师爷甚至有可能在布政使司一级为官。

  没比较就没伤害!

  官吏一体化考试,与师爷考核为官一比,简直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但你一个毫无经验的菜鸟,怎比得上为政经验丰富的师爷呢?

  于是,有人心思活泛起来,想着是不是先去做个师爷?

  但心里又有些拿捏不准,万一过了这村没那店呢?

  那些家族中有师爷的,或曾经有师爷经历的人,最为高兴,立马写信回家报喜讯。

  有高兴的,自然有悲愤、沮丧的。

  沈柏溪等苏松常缙绅就是其中之一。

  淮扬被盐商所控,大江隔绝南北,五百余官员上奏,原本以为乾圣会松口,却不料山东私盐被清缴一空,甚至追缴起逋赋来。

  这还不算!

  没多久,山东竟然率先实施新政。

  更令他们恐慌的是,连朱元璋都不敢动的曲阜孔府,眨眼间便成通奴贩粮之贼,被抓捕当众审判。

  乾圣小短命鬼,连遮羞布都掀了,苏松常缙绅势力再大,他会放在眼里吗?

  再加上官吏一体化考试,苏松常缙绅明显出现分化,原本答应合作的已闭口不谈,原本阵营中的也有借故退出。

  其他地方联络好的缙绅同样如此,因为不再看好他们能成事。

  还有那个顾三麻子,听说宿敌十八芝参加,他便一口回绝。前去洽谈两次,允诺了许多好处,都没令他回心转意。

  非常不顺啊!

  离岸不远的一太湖无名岛上,沈家别院内,一干人皆忧心忡忡,眼巴巴瞧着沈柏溪,期待他能有好主意。

  要不然,等朝廷调集大军南下,他们都落不得好。

  “诸位,事情已到如此地步,我等已无退路,唯有将乾圣的江北大营给攻下,打破乾圣无敌的神话,方能令其他人改变主意。”

  大家都是明白人,沈柏溪没藏着掖着,直接了当言明关键点。

  言下之意大家也明白,攻不破江北大营,那自己人等只有逃亡一条路。

  可这是大家所愿的吗?

  自然不是!

  那么,只有一条道走到底了。

  见大家都点头,沈柏溪心里略略放松些,于是再鼓气道:“诸位,南京勋贵和文官们,处境与我等一样。他们刚来信,说要孤注一掷,与乾圣拼到底。”

  “沈家主,他们连给操江水师的军饷都要贪,光靠耍耍嘴皮,又有什么用呢?”一干人中唯一的年轻人气愤地说道。

  对此,大家皆深以为然,纷纷点头应和。

  对这个年轻人,沈柏溪甚是不满,不过念在他与大家同气连枝的份上,不与他一般见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