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时不我待-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朱慈炫却不认同:“两位卿家,不管如何,马鞍山铁矿和钢铁厂,明年必须开工建设,因为这事关军队家属安置,也事关陕西移民安置。”

  军队家属安置在钢铁厂,移民只能先安排开矿。

  “陛下,采矿业人才,臣正在洽谈,估计没什么问题。但钢铁厂的话,还得天津卫方面解决。”

  招募人才的事,本是高宇顺在做,只是接受了抄家事务,有点耽搁下来。

  对此,朱慈炫表示同意。

  而袁可立即刻劝道:“陛下,这两年就做这三件事吧。”

  “是啊,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物资准备同样如此。变革宜稳,切不可冒进。”孙承宗跟着劝道。

  想了想,朱慈炫深以为然,叹息道:“的确是朕太过躁切。”

  “陛下圣明。”

  众臣接口就是称颂。

  “众卿,如此的话,陕北怎么办?”

  总体方针确定下来,朱慈炫又操心起陕北,那里已是个火药桶,一点即会爆。

  袁可立皱着眉头问:“陛下,陕北干旱,真有如此严重吗?”

  “大明官员的德性,袁卿又不是不知道,小灾他们会夸大其词,大灾反而要瞒报。造反的话,只有镇压不下去,才会向朝廷求援。”

  朱慈炫非常气愤,因为他知道历史上,陕北王二今年就造反,明年造反规模会更大。

  所以他才会急着移民,减少陕北流民,并尽可能快地把造反苗头压下去。

  但这事不好明说啊。

  孙承宗建议道:“陛下,要不派人去实地调查。”

  “时不我待!”朱慈炫摇头否决,此事他要乾纲独断,“王承恩,把那三道圣旨,送往司礼监和内阁,着他们即刻签发,以八百里加急送往陕西。”

  第一道圣旨是免除陕西二十年所有赋税,并责令陕西官府会同皇室、士绅及巨商,进行赈灾和生产自救。

  第二道圣旨是迁徙陕西没有营生的皇族,来京由皇家安置,沿途由官府护送。

  第三道旨是任命洪承畴为延绥巡抚,按卫队招募标准,在陕北招募两万卫队,连家属送到京城。并且整顿军队,准备平叛。

  这三道圣旨,事先已通报过,书房内人人清楚,只是没有朱慈炫这么迫切。

  王承恩领旨离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