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李世民终是想通秦文远为何与朝廷诸多大臣格格不入的地方,却原来皆是因为官的理念不同,一边是欲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一边则是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念。
看东北、齐州如今的发展,以秦文远的方略施政,两地可说是大唐最富裕、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地区,其政治形态清明,社会安定,军队强大。
难得的是,秦文远这小子恩威并施,教化万民并使万民脱离水深火热生活中的大政,使诸多少数民族势力视秦家为神灵,竟是甘心愿意为其驱使,使原本于东北是复杂的少数民族与汉人相处的形式越来越是和谐,此子治国之才,岂是别人能比。
李世民想到此处,再不顾忌其它大臣如何想法,旋即做出决断。
“此次科考,允准太子李治于朝会中的提议,以国子监出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为基础题目考核应试人才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凡大唐清白人家子弟,不管贫富、身份皆可报考,以秦文远出策论之题,朝廷根据考生答题的文采、思路、治政的见解择优录取,中书传旨大唐各州城,晓喻朝廷开科考之事。”
“武举待科考之后,由秦文远、李靖、李孝恭为主考,以兵书战阵、行军之策为笔试,校场比武夺魁,总分第一者为武状元。”
“加封徐天仪同三司,太子太傅,中书令!协助太子做好此次科考大事。”
李世民于寝殿之中,连串的口谕使诸位臣子接旨遵行。
太子李治先前听得秦文远禀奏欲回东北之地,这小子心情紧张,生怕父皇允准徐天请求。
】
想如今大好形势,东宫得秦文远支持,自然高枕无忧,如是失去这个臂膀,岂不是要了本王的命。
李治如是想着,得父皇颁旨加封秦文远,待秦文远接旨之后,这小子方是放松紧张的心情。
朝廷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消息传遍大唐各州城,此次考试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身份皆可报名的规定,使天下寒士、贫民子弟俱欢颜,竟是于各地皇榜之处跪地山呼万岁。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看东北、齐州如今的发展,以秦文远的方略施政,两地可说是大唐最富裕、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地区,其政治形态清明,社会安定,军队强大。
难得的是,秦文远这小子恩威并施,教化万民并使万民脱离水深火热生活中的大政,使诸多少数民族势力视秦家为神灵,竟是甘心愿意为其驱使,使原本于东北是复杂的少数民族与汉人相处的形式越来越是和谐,此子治国之才,岂是别人能比。
李世民想到此处,再不顾忌其它大臣如何想法,旋即做出决断。
“此次科考,允准太子李治于朝会中的提议,以国子监出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为基础题目考核应试人才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凡大唐清白人家子弟,不管贫富、身份皆可报考,以秦文远出策论之题,朝廷根据考生答题的文采、思路、治政的见解择优录取,中书传旨大唐各州城,晓喻朝廷开科考之事。”
“武举待科考之后,由秦文远、李靖、李孝恭为主考,以兵书战阵、行军之策为笔试,校场比武夺魁,总分第一者为武状元。”
“加封徐天仪同三司,太子太傅,中书令!协助太子做好此次科考大事。”
李世民于寝殿之中,连串的口谕使诸位臣子接旨遵行。
太子李治先前听得秦文远禀奏欲回东北之地,这小子心情紧张,生怕父皇允准徐天请求。
】
想如今大好形势,东宫得秦文远支持,自然高枕无忧,如是失去这个臂膀,岂不是要了本王的命。
李治如是想着,得父皇颁旨加封秦文远,待秦文远接旨之后,这小子方是放松紧张的心情。
朝廷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消息传遍大唐各州城,此次考试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身份皆可报名的规定,使天下寒士、贫民子弟俱欢颜,竟是于各地皇榜之处跪地山呼万岁。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