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这时又问道:“张诚私通建奴,养奴自重之事,坊间有何新的传闻?”
其实,崇祯就是在问王德化自己对于此事的看法,可他却偏偏不直言,而是假借询问坊间传言,这也是为了防备王德化回话。
“皇爷,坊间虽仍有此等传闻,然大多都做笑谈罢了。”
王德化见崇祯皇帝神情微动,却并无愠色,便放心大胆地继续说道:“永宁伯对皇爷忠心耿耿,外御鞑虏,内剿流贼,连年建功,若说他跋扈贪财好色,还事出有据。
可若是说永宁伯私通鞑虏,养奴自重,就连京城的百姓都不肯相信,私通鞑虏会连斩建奴两个伪王?
养奴自重就更谈不上,永宁伯勇毅军驻在宣府,离建奴可远着哩,且每年的辽饷数百万,他又得不到一厘,养奴又为何呢?”
他此言不假,若说养奴自重,那也该是辽东诸将如祖大寿、吴三桂等人,毕竟奴贼一日不除,朝廷的辽饷便一日不减,他们在锦州城内就可安安稳稳地分得大量金银钱粮。
崇祯皇帝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对与奴和议之事十分上心,若和议达成,这省下来的钱粮便可用于剿贼,而辽东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大军驻守,也增加了可以调用的剿贼军力。
然“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崇祯皇帝的与奴和议,调兵剿贼之想,也注定会阻力重重,万难成功!
“告诉边永清,当催促张诚,尽速出兵豫省,才是……”
“老奴领旨。”
王德化又等了片刻,见崇祯皇帝已全心批阅起御案上的奏折,不再有新的吩咐,便即悄悄退出。
…………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太阳已经从西边落下,月挂枝头,萧瑟的冷风袭来,寒意未退。
大明京师,皇城里乾清宫的暖阁内,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不知为何顿觉一阵心烦意乱,六神无主起来,他勉强耐下心来又看了一阵文书。
忽然,坐在御案后的崇祯皇帝长嘘出一口闷气来,他起身离座步出了乾清宫外,就在丹墀上来回徘徊不停。
春夜里冷风带来的寒意侵入肌肤,使他略感发胀的太阳穴有了一丝清爽感觉,随即,他深深地吸了一大口凉气,又徐徐地将胸中积压的闷气再次大口呼出。
他在心中暗数着从玄武门上传来的云板响声,又听见东一长街传来的打更声,更觉心中焦急,不由暗自问道:“陈新甲还未进宫?都已经二更天啦!”
恰在此时,一个小内监轻轻行来在他身边,躬身禀道:“启奏皇爷,陈新甲在文华殿恭候召见。”
“啊……”
崇祯皇帝听后精神为之一振,大声道:“辇来!”
原来,这一段时间里弹劾张诚与陈新甲的奏折,漫天飞舞,参与的言官也是越来越多,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头。
崇祯对于陈新甲还是十分信任,对于他上任以来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和心慰,但对张诚其实并非完全没有想法。
只是碍于陈新甲的袒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朝用人之际,张诚也确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其所到之处连战连捷。
崇祯心里还是希望张诚能如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那般,辅佐自己如唐代宗李豫那样,力挽狂澜成为大明的一代中兴帝王。
到时莫说是封他做个郡王,就是做亲王也未尝不可!
曾几何时,内有流贼肆虐,外有鞑虏入寇,连自家祖坟都无力守护,敌人在京城外耀武扬威,劫掠数月才安然退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其实,崇祯就是在问王德化自己对于此事的看法,可他却偏偏不直言,而是假借询问坊间传言,这也是为了防备王德化回话。
“皇爷,坊间虽仍有此等传闻,然大多都做笑谈罢了。”
王德化见崇祯皇帝神情微动,却并无愠色,便放心大胆地继续说道:“永宁伯对皇爷忠心耿耿,外御鞑虏,内剿流贼,连年建功,若说他跋扈贪财好色,还事出有据。
可若是说永宁伯私通鞑虏,养奴自重,就连京城的百姓都不肯相信,私通鞑虏会连斩建奴两个伪王?
养奴自重就更谈不上,永宁伯勇毅军驻在宣府,离建奴可远着哩,且每年的辽饷数百万,他又得不到一厘,养奴又为何呢?”
他此言不假,若说养奴自重,那也该是辽东诸将如祖大寿、吴三桂等人,毕竟奴贼一日不除,朝廷的辽饷便一日不减,他们在锦州城内就可安安稳稳地分得大量金银钱粮。
崇祯皇帝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对与奴和议之事十分上心,若和议达成,这省下来的钱粮便可用于剿贼,而辽东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大军驻守,也增加了可以调用的剿贼军力。
然“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崇祯皇帝的与奴和议,调兵剿贼之想,也注定会阻力重重,万难成功!
“告诉边永清,当催促张诚,尽速出兵豫省,才是……”
“老奴领旨。”
王德化又等了片刻,见崇祯皇帝已全心批阅起御案上的奏折,不再有新的吩咐,便即悄悄退出。
…………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太阳已经从西边落下,月挂枝头,萧瑟的冷风袭来,寒意未退。
大明京师,皇城里乾清宫的暖阁内,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不知为何顿觉一阵心烦意乱,六神无主起来,他勉强耐下心来又看了一阵文书。
忽然,坐在御案后的崇祯皇帝长嘘出一口闷气来,他起身离座步出了乾清宫外,就在丹墀上来回徘徊不停。
春夜里冷风带来的寒意侵入肌肤,使他略感发胀的太阳穴有了一丝清爽感觉,随即,他深深地吸了一大口凉气,又徐徐地将胸中积压的闷气再次大口呼出。
他在心中暗数着从玄武门上传来的云板响声,又听见东一长街传来的打更声,更觉心中焦急,不由暗自问道:“陈新甲还未进宫?都已经二更天啦!”
恰在此时,一个小内监轻轻行来在他身边,躬身禀道:“启奏皇爷,陈新甲在文华殿恭候召见。”
“啊……”
崇祯皇帝听后精神为之一振,大声道:“辇来!”
原来,这一段时间里弹劾张诚与陈新甲的奏折,漫天飞舞,参与的言官也是越来越多,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头。
崇祯对于陈新甲还是十分信任,对于他上任以来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和心慰,但对张诚其实并非完全没有想法。
只是碍于陈新甲的袒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朝用人之际,张诚也确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其所到之处连战连捷。
崇祯心里还是希望张诚能如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那般,辅佐自己如唐代宗李豫那样,力挽狂澜成为大明的一代中兴帝王。
到时莫说是封他做个郡王,就是做亲王也未尝不可!
曾几何时,内有流贼肆虐,外有鞑虏入寇,连自家祖坟都无力守护,敌人在京城外耀武扬威,劫掠数月才安然退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