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嬴稷:我现在赔礼道歉还来得及吗?-第7/8页

加入书签
  但有过“割地求和”的历史,秦国对于低头、丢面子这种事,已经是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樗里疾在来之前,就已经问清楚了秦昭襄王的底线。

  虽然这种谈判不可能一上来就把底牌揭露出来,但他也知道,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利益,让秦霄看到秦国的“诚意”,才有可能谈妥。

  思索了片刻,樗里疾缓缓开口,说道:“据闻少良造需要一块立身之地,大王愿将河东封与少良造,不纳贡、不收税、不征丁,完全由少良造自己管理。唯一的要求是,少良造从武关、伊阙撤兵。”

  河东之地,对于秦国来说是颇为重要的领土。

  丢了这块地盘,秦国东出,就只能走函谷关一带。

  而现在,函谷关外基本上是秦霄的地盘。

  再加上,秦国已经听说,韩国打算将平阳“送”给秦霄。

  若是秦霄取了平阳,就能直接对秦国的河东构成威胁。

  到时候,南北两个方向东出的路都被秦霄封死,秦国会非常的被动。

  与其如此,还不如割让掉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河东,换取函谷关、武关、伊阙三处重要关隘的控制权。

  从河东出兵,只能威胁到韩国、赵国。

  而从函谷关出兵,却能威胁到整个中原腹地和楚国。

  再加上,河东和河西之间有黄河天险,防守不成问题。

  而函谷关若是失守,整个关中都会处于秦霄的兵锋威胁之下。

  一个只是关乎于利益,而另一个却关系到秦国的生死存亡,哪一个更重要,不言而喻。

  “陛下,秦国此举有陷阱。若是取了河东,秦国就不再和赵国接壤,北方压力大减……”

  郭嘉一眼便看穿了秦国的“小算盘”,低声提醒秦霄。

  不过,关于是否要接受秦国的“议和”,郭嘉并没有给出自己的建议,任由秦霄做出判断。

  和秦国合作,或者不和秦国合作,各种利弊早就分析得很透彻了。

  此时,也不需要额外的提议。

  是否接受秦国的条件,只取决于秦国付出的筹码,是否大到让秦霄心动。

  河东之地虽然不错,但秦霄并不会在这个世界长期停留。

  有多少领地,最后都是要送出去的。

  仅仅只是领土,秦霄并不看重。

  沉默了片刻,秦霄摇了摇头,说道:“我对河东之地没有兴趣。我又不会在这方世界停留太久,带不走的土地,要之何用?”

  微微停顿,秦霄继续说道:“我只对特殊宝物,或者人才有兴趣。若是嬴稷想要回伊阙、武关,就在这方面想想办法,不要拿土地来糊弄我。”

  秦霄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秦国高层面前说自己不会在这个世界停留太久的话了。

  第一次说,秦昭襄王和樗里疾都不信。

  第二次说,他们半信半疑。

  现在,秦霄连领土都不要,又把这个说法拿出来,樗里疾心里难免就有了几分相信。

  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便是土地和城池。

  只要是有野心的,无论是诸侯还是贵族,都不会对土地无动于衷。

  哪怕是樗里疾自己,在秦国之内也有一些封地。

  虽然这些土地名义上是秦国的,但实际上和国中之国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了征税、征丁之外,其余的一切都由各个被分封的贵族自己治理。

  几千年的分封制度,不是那么容易消亡的,早已成了全天下的“共识”。

  哪怕是秦国,在一统六国之前,也不会轻易去碰这些原则性的问题。

  秦霄说不要土地,樗里疾立即就相信了,秦霄不会在这个世界停留太久的话。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秦霄为何对河东之地无动于衷,反而要练兵法、宝物、人才这些“价值不高”的好处。

  “少良造曾言,对秦国朝堂上一些人才颇有兴趣。”

  樗里疾犹豫了一下,将秦昭襄王给出的条件略作修改,开口道:“若是少良造不要河东之地,那么可请少良造在秦国朝堂任选三人。”

  秦昭襄王给出的条件本来是一人。

  但这是在河东之地之外,另外附加的条件。

  秦霄不要河东之地,樗里疾便自作主张,修改了条件,将人数增加到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