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嬴稷:我现在赔礼道歉还来得及吗?-第4/8页

加入书签
  张平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来意:“在下奉大王之名,特来向将军乞和。韩国愿割让十五城,拱手奉上,并以臣礼侍秦。”

  简单、直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上来直接说出自己求和的代价,甚至姿态也摆得很低,直接说出“乞和”、“臣礼侍奉”之类的字眼。

  如果没有韩王的默许,张平这个丞相,是绝对不敢用这种辱没国家的字眼的。

  从他的话里,就可以大致看出韩王的态度。

  他们被打怕了。

  只要能免于兵灾,付出再大的代价,韩王也愿意接受。

  秦霄丝毫不怀疑,所谓的“十五城”绝非韩王的底线,如果自己开口索取,多了不敢说,索取三十座城池,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只不过,韩王似乎弄错了一件事。

  攻打韩国,并非是秦国的意思,而是秦霄自己的想法。

  这其中,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秦霄并未立即点破这一点,而是看向营帐中的地图。

  张平立即会意,走到地图边,指向韩国西北角的一处位置,说道:“平阳一带,共计有城池十二座,我王愿再加三座城池,凑足十五之数,割让于秦。”

  在地图上,韩国的疆域是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

  平阳,就在韩国的西北角,与秦国接壤。

  割让平阳,想来也是为了方便秦国接收。

  另一方面嘛……

  若是秦国接收了平阳,与赵国的边境就会扩大。

  若是秦、赵打了起来,韩国便可以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

  在秦昭襄王刚刚登基的时候,秦、齐、楚三强并立。

  几年前的垂沙之战,几个国家联手攻打楚国,让楚国国力衰退了不少。

  但赵国却是借着这个机会,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国力怎么样不好说,但军事力量确实是渐渐赶了上来。

  一旦秦、赵的边境扩大,就更容易产生摩擦。

  就算打不起来,关系也会趋于紧张。

  两强相争,韩国,就有可能在两国的夹缝之中低调积蓄实力。

  张平和韩厘王的想法很好。

  秦霄也未必能一眼看透这其中的全部谋划,但却也知道,韩国割让城池,一来是被打怕了,二来,必然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不过,韩厘王最为失算的一件事就是,秦霄和秦国,是两个独立的阵营,并非是一家。

  “不废一兵一卒而取十五城,确实是很划算。”

  秦霄看了一眼张平,淡淡开口道:“但是,韩国兵力几近损失殆尽,若我百万大军攻韩,可取整个韩国,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因为平阳十五城,而放弃韩国其余的数十城池?”

  韩国的国土不算大,整个国家加起来,也只有六七十座城池。

  割让了平阳,对韩国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但秦霄说的话却是直指问题的根本。

  我有能力取整个韩国,为什么要为了平阳十五城,而放弃更多的利益?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但,在来此之前,张平就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做过预演。

  秦霄这个问题,正好是他有所准备的。

  “将军所言差矣!”

  张平当即道:“韩国乃四战之地,秦若取之,北接赵国、东临魏国,南接楚国,强敌环伺,于秦而言,弊大于利……”

  他的长篇大论刚起了个头,便被秦霄打断了。

  “我想丞相和韩王恐怕搞错了一件事。”

  秦霄很不客气地打断了张平的话:“我代表的只是我自己,不是秦国。之所以攻韩,也是为了有一立足之所。”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顿了顿,秦霄继续说道:“我麾下百万大军,平阳十五城,不足以供养。韩王若要议和,重新考虑一下条件吧。”

  “这……”

  张平顿时傻眼。

  他来之前猜测了很多可能遇到的状况,做了大量的准备。

  但这情况,他是真没想到。

  这时候,就体现出张平的能力不足了。

  面对有过预演的情况时,张平可以应对得井井有条,不出丝毫差错。

  但面对完全出乎意料的突发状况时,他的应变能力就明显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