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如何处置?-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多时,刑部尚书开济走上二楼。此人原本是蒙元名将察罕帖木儿的掌军书记,后投身大明。这个人原先和已被朱元璋处死的胡惟庸关系较好,但却在涉及数万人的胡惟庸案中,得以保全。

  “臣,参见陛下!”

  “你在楼下停着了?”朱元璋问道,“按律,如何处罚?”

  “官吏勒索钱财,又侵占民财为己用,按律当斩!”开济说道。

  “地方官有偏袒失察之罪,如何处置?”朱元璋又问道。

  “正官斩首,辅官刖足,去膝!”开济回道。

  旁边一直听着的朱雄英,也是有些心惊肉跳。所谓刖足就是断脚,从膝盖以下把脚给砍断。这种刑法,因为太过残忍,在宋代就不用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朱元璋杀起贪官污吏,或者有罪的官员来,手法五花八门。刖足起码还留条命,不至于死。可怜的周四那个县的县令,最多是个玩忽职守的罪名,直接被砍了脑袋。

  “应天府的人来了没有?”朱元璋又对楼下说道。

  没一会,一个头上冷汗淋漓的官员上来。

  这人朱雄英认得,韩国公李善长的弟弟,太仆寺丞,应天府尹李存义。

  开国之后,李善长就是文臣之首,位高权重。但由于前年的胡惟庸一案,如今也正在韬光养晦。甚至,隐隐有退居二线的意思。

  “你的人,不让告状的百姓入京,如何处置?”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李存义战战兢兢的回道,“枭首,弃市!”

  “不!”朱元璋盯着他,“这等事,是咱今日发现了。咱以前没发现的,说不定还有多少。”说着,冷笑下,“那不许百姓进京的巡检,凌迟!”

  李存义的身子明显晃了晃,“臣,遵旨!”

  “还有,他说是听了上官的令,不许百姓进城。着锦衣卫去审下,是谁的令?不不管涉及到谁,一律凌迟!”朱元璋又道,“咱亲口说过,不许阻拦百姓告状,跟咱对着干,这就是下场!”

  雅间中鸦雀无声,几个告状农汉已经傻了,那周四已经吓昏了。他们别的不知道,可陛下两个字还是知道的。

  “你是应天府正官,你该如何处置?”朱元璋又开口。

  李存义赶紧跪下,叩首道,“臣驭下不严,有失察之罪!”

  “明日交还官印,滚回家去!”朱元璋道。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楼梯口,对着一楼的那些官员们,开口道,“咱知道,咱让百姓可以告官,可以进京告状,你们心里都有些不舒服,认为咱是乾坤颠倒。”

  “认为咱让百姓告官,是乱了国法纲常,是不分尊卑。”

  “是打了你们的脸!”

  “咱就是要打你们的脸,倘若天下官员人人都有良心,人人都勤于王事,为民请命,这脸咱也打不着!”

  “百姓为啥告状,有冤屈?凭啥当官的,就能给百姓气受?就因为你们是官?”

  “大元朝为何天下大乱,为何民不聊生,为何尸横遍野?就在于,当官的都没良心!百姓活不下去!”

  “咱当皇上,就是要给天下人做主!”

  说着,忽然对朱标道,“标儿,传值!”

  “儿臣在!”

  “从今以后,凡地方官员有阻碍百姓告状者,有拦截百姓告状者,有不接状子官官相护的,一律夷三族!”

  “儿臣遵旨!”

  然后,朱元璋慢慢走到几个农汉身边,忽然换了笑脸,对已经几个吓坏的农汉说道,“咱就是皇上!”

  “哎哎,别跪!”朱元璋亲手搀起一个农汉,笑道,“咱给你们出气,可还满意?”

  几个农汉拼命点头,都不敢抬头看。

  “既然来了京城,先别急着回去,在京里住几天,咱给你们安排!”朱元璋笑道,“过几日,咱还要见见你们,问问话!”

  说完,对朱雄英招手道,“大孙,来,跟咱回宫!”

  出了茶楼,爷孙二人登上一辆马车。

  车厢中,朱元璋问道,“大孙,你可知,咱为啥允许百姓告状,告官呢!”

  “您也说了,您当皇上就是给天下人做主!”朱雄英说道,“对君王而言,给百姓公道,是天经地义!”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还有呢?”

  “上至君王,下至百官,受天下人百姓的奉养,所用的都是民脂民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